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序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家教类原创作品,也是我社自《哈佛女孩刘亦婷》重点推出的素质教育图书,有着极好的市场潜力。作者是任教十余年、读了北师大教育硕士、又培养了一个优秀女儿的尹建莉女士。她女儿跳过两次级,16岁参加高考,高于清华录取线22分,被内
• 序言一
• 序言二
2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父母之爱都是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的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 “打针有些疼”(1)
• “打针有些疼”(2)
• “打针有些疼”(3)
• “打针有些疼”(4)
• 给小板凳揉揉痛(1)
• 给小板凳揉揉痛(2)
• 给小板凳揉揉痛(3)
• 给小板凳揉揉痛(4)
• 像牛顿一样(1)
• 像牛顿一样(2)
• 像牛顿一样(3)
• 像牛顿一样(4)
• 古诗滋养的孩子(1)
• 古诗滋养的孩子(2)
• 古诗滋养的孩子(3)
• 古诗滋养的孩子(4)
• 古诗滋养的孩子(5)
3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
•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1)
•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2)
•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3)
•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4)
•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5)
• 好阅读”与“坏阅读”(1)
• “好阅读”与“坏阅读”(2)
• “好阅读”与“坏阅读”(3)
• “好阅读”与“坏阅读”(4)
4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1)
•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2)
•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3)
•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4)
•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5)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的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确的方法,其实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1)
•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2)
•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3)
•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4)
•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1)
•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2)
•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3)
•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4)
• 不写“暴力作业”(1)
• 不写“暴力作业”(2)
• 不写“暴力作业”(3)
• 不写“暴力作业”(4)
• 不考100分(1)
• 不考100分(2)
• 不考100分(3)
• 不考100分(4)
• 考好了不奖励(1)
• 考好了不奖励(2)
• 考好了不奖励(3)
• 考好了不奖励(4)
6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线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
•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1)
•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2)
•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3)
•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4)
•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1)
•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2)
•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3)
•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4)
• “不管”是最好的“管”(1)
• “不管”是最好的“管”(2)
• “不管”是最好的“管”(3)
• “不管”是最好的“管”(4)
•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1)
•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2)
•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3)
•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4)
•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5)
•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6)
7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
• 女儿的“隐私”(1)
• 女儿的“隐私”(2)
• 女儿的“隐私”(3)
• 女儿的“隐私”(4)
•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1)
•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2)
•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3)
•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4)
8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一些“坑”堂皇地布在地上,从来不缺少被坑者,而一个“坑”足可以折断儿童的某一种天赋,严重的可以毁坏他的一生。如果家长知道那叫“坑”,花钱买伤害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
•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1)
•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2)
•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序言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家教类原创作品,也是我社自《哈佛女孩刘亦婷》重点推出的素质教育图书,有着极好的市场潜力。
作者是任教十余年、读了北师大教育硕士、又培养了一个优秀女儿的尹建莉女士。她女儿跳过两次级,16岁参加高考,高于清华录取线22分,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她的女儿不仅仅成绩好,能力强,在个性品格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如在“不管是最好的管”一文中,作者提出:要尊重儿童,对孩子管制、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在“像牛顿一样”一文中,作者提出家长要“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的道理都印象深刻”;在很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问题上,作者提出:“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陪孩子写作业常常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在我们惩罚不认真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作者给出了“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的新理念……很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经过作者的对比分析,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很多时候都做错了。
可以说,这本书可以引起一场家庭教育的革命,改变很多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能很好地借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书。
序言二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各种理论类家教类图书充斥市场的,本书作者以叙述的笔法、以充满爱心的语言改变了家教类书不好读、看不进去的印象,很多读者都反映看这本书的时候都是一口气读完的。当然,不仅仅是语言在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对作者传达的教育理念的接受和佩服。
至于本书的实用性,这里引用两个读者感言最能说明问题:
作者的一位老同学看了作者的文章后也说: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一位最先看完全书的读者:以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是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我的孩子现在已上初中了,只恨没有早一些读到这些文章,你为什么不早些写出来呢?!
“打针有些疼”(1)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拒绝打针,他的父亲,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真就弄不住他。父亲看来也是用了力,几次想抓住小男孩子,最后都被挣脱。那个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来形容,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吗?可以想象小男孩的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而来的一些心理,还可以迁移到其它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我记得圆圆第一次因生病打针是在一岁八个月,刚刚懂点事,会说一些话。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带她到门诊看,大夫给开了针剂。取上药后,我告诉她要带她去打针。她可能对几个月前打预防接种针还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预防接种针时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屁股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拔出去,我赶快说“咦,你看这个杯子上还有个小猫咪呢”。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猫咪吸引了,就忘记屁股被扎这回事。现在我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她的那个印象了,我抱着她走到处置室门口时,她突然说:“我不打针。”
“打针有些疼”(2)
我停下来对她说:“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发烧。你觉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圆圆说不舒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圆回答“想”。她又咳嗽,小脸蛋烧得红红的。我亲亲她的脸蛋说:“大夫开的药就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得舒服。要是不打针,病就总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让病赶快好了。
圆圆从道理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满眼忧虑地问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忧虑有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就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有一点点疼”。
“哦,打针的疼和那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我很坦率地告诉她,然后又说:“摔屁墩儿小圆圆不哭,打针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圆圆点点头。
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是又给她打气说:“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觉得自己勇敢;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
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又愉快又轻松的,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的事。圆圆也坦然了许多,她的愿望肯定是想当英雄,同时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妈妈从没骗过她一次,既然只是“有一点点疼”,那也没什么好怕的。
打的时候她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没哭。护士看圆圆在打针过程中那么配合,表扬了她。圆圆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痛,确实是能忍住的,心态由此变得很镇静。
门诊看了几天不太好,就住院了。一个病房有八个孩子,大部分比圆圆大些,两到三岁。每当穿白大褂的人进来,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有时只是进来量体温或问句话,病房里一下就哭成一片,孩子们惊恐万状,宛如羊圈里进了狼。只有圆圆一人不哭不闹,她会停止玩耍,要我抱着她,一脸忧愁地等着。虽然她也不喜欢打针,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了。扎针过程中她从不乱动,总是很配合,每天能受到护士的表扬。
由于当时孩子太小,打点滴时胳膊上找不到血管,只能在脑门上扎针,但脑门上的血管也很细,往往不能一下扎住了,经常得扎两三次。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小护士给圆圆扎针,居然一连扎了七下都没扎住。大人被一连扎七下可能都受不了,我和她爸爸在旁边都有些无法忍受了。圆圆开始哭泣,但并不大哭,只是哼哼唧唧地哭,脑袋却一动不动地让护士摆弄。第八下扎住了,胶布一贴好,她马上就不哭了。我心里真佩服这个小家伙。
我看到病房里一些家长,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打针有些疼”(3)
当时圆圆的治疗还需要做一种“超声雾化”的理疗,是让孩子呼吸一种加了药剂的雾气。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喷雾口靠近孩子的脸,让她自然呼吸十分钟。
第一次做时,护士推来仪器,我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只是按护士的要求把孩子抱起来。白色的微微带有药味的雾气随着机器“嗡”一声的启动,一下喷到圆圆脸上,她大吃一惊,本能地把脸扭开。护士立即让我把孩子抱紧,别动。我就赶快把圆圆抱紧了,力图让她的脸对着喷药口。圆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闭双眼,努力挣扎,想躲开雾气,开始哭,我尽量不让她动。护士也在调整,圆圆的脸扭到哪儿,她就把喷气口跟到哪儿。圆圆挣扎了一会儿挣不开,终于大哭,开始强烈反抗。才做了五分钟,她反抗得做不成,只好作罢。
比较打针,“超声雾化”应该说没什么痛苦,只是自然呼吸一些雾气,有淡淡的药味,并不难闻。由于没提前给圆圆做思想工作,在她毫无心理准备下强行要她接受,所以成为圆圆最为恐惧的事。此后几天她一直拒绝做超声雾化,只要看到护士推一个类似雾化机的东西进来,立即就紧张起来,远不像对待打针那样从容淡定。
这件事确实是大人没做好,给孩子带来恐惧了。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儿童应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圆圆两岁半时,有一天半夜突然哭醒。她呼吸困难,喉咙处好像卡了什么,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我恰好刚看过一个关于小儿喉头水肿的资料,觉得圆圆的症状很相似。孩子得这个病十分危险,一是儿童喉管细,二是小孩子不懂事,越难受越要哭,越哭水肿得越厉害,这可能会导致喉管堵塞,引起窒息。
那一瞬间我害怕极了,尽量把语气放平对圆圆说:“宝宝不要哭,你现在觉得呼吸困难是因为你这块儿水肿了。”我指指她的喉咙,又告诉她,“要是哭的话就会肿得更厉害,就更不好出气了。你忍耐一下好不好,不要哭,妈妈马上带你去医院。”圆圆听懂了,立即就不哭了,配合我穿好衣服。尽管她看起来那样难过,却一声不吭。
“打针有些疼”(4)
她爸爸当时在外地工作,那时集宁晚上打不到出租车,我就去敲邻居的门,请小哲的爸爸帮忙,用自行车带我们去医院。小哲爸爸的车子骑得飞快,我在后面抱着圆圆。她的呼吸很困难,但一直安安静静的。走到一段没有路灯的地方,撞到一个高出路面好多的井盖,我们都摔倒了,这一折腾圆圆好像呼吸更费力了,但也没哭,表情还是很平静。我觉得孩子真是懂事,也很庆幸她这么懂事。去了医院急诊,很快得到治疗,几个小时后情况就变好了。
医生说这个孩子真乖,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一点要哭的意思,小孩子得这个病最怕的就是哭闹。
圆圆这方面的乖顺和懂事确实惹人疼爱。她3岁前准备上幼儿园。入园前要体检,幼儿园统一安排报名的孩子在某天到市妇幼保健所体检。体检的路上,我告诉她可能要抽血化验。她有些紧张,问我疼不疼。我还是先告诉她有些疼,然后告诉她抽血和一般的打针差不多,就是扎的时候有一点点疼,抽的时候就不疼了。她已有过几次打针的经历,听我这样说,也就比较释然了。
当天体检的有十几个小朋友,抽血时,孩子们哭成一片。已抽过的、正在抽的、还没抽的,都在哇哇大哭。特别是一针扎不住的,需要扎第二针时,不光孩子哭,有些大人也着急了。抽血的护士都被弄烦了,皱着眉头,态度似乎也不好。
圆圆安静地倚着我等着,用有些好奇有点同情的目光看着那些小朋友。她突然对我说一句“哭也一样疼”。我问她是不是想说小朋友打针时,哭和不哭是一样疼的,哭也不能减轻疼痛。她说是。我赞赏地亲亲她的小脸蛋说,“小圆圆说得对,反正哭也不能止痛,还不如不哭。”我没让孩子承诺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这样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给她任何压力,到时她万一哭了,也不用为自己违反了诺言而感到羞愧。以她的年龄,哭了也是正常的。
轮到圆圆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虽然有些紧张,但安静地等护士拿针管,安针头。护士发现这个孩子不哭,很诧异地看看她。
圆圆可能是想安慰那个护士,对她说:“阿姨,我不哭。”这让护士非常惊喜,一直紧皱的眉头展开了“噢?你为什么不哭呢?”圆圆说“哭也一样疼”。
护士一下也听懂了,她惊讶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看看圆圆,顿了一下,才说“啊,你这个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她手里拿着针管,去圆圆胳膊上找血管时,犹豫了一下,放下手里的针管,拉开抽屉找出一个新的针管说,你这么懂事,阿姨更不舍得扎痛你,这个针头稍细一些,没有那些痛,就剩这一个了,给最听话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圆圆的血管,发现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来一个年纪较大的护士,对圆圆说这个阿姨保证一针就能扎准。果然。
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还能“占便宜”呢。
给小板凳揉揉痛(1)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痛,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痛的事会常常发生,我的女儿圆圆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给小板凳揉揉痛(2)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手”。假如小板凳碰痛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赶快亲亲她的痛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好,给她揉揉,安慰她“马上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痛,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痛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痛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痛,情绪很快好起来。
由于我们经常这样做,有一次我带她在外面玩耍,她跑着,被不够平整的地面绊了一下,向前摔倒,两只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痛得大哭起来。我赶快亲亲她的小手,轻轻地给她吹吹,再给她擦擦眼泪,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开时,她居然蹲下身,给摔倒的地面揉揉痛,安慰地面说“马上就不痛了”。
同时,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大人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并且家长自己也每天友好对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办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狠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学会了“让步”。圆圆从小就懂得谦让,每当有什么冲突出现时,她总是会让步。这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真正的大度,是变通能力。
她和小朋友玩耍从来不闹意见,总是懂得通过“办法”来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圆圆和几个小朋友排队玩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子总是第一个上去第一个滑下来,然后再第一个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后面的人都滑下来,站到他后面时,再一起上去。孩子们可能突然发现当这个“第一名”很风光,就开始争抢。后面滑下来的孩子拼命往梯子旁跑,但很难赶到第一的位置,于是有的孩子开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闹得情绪很不愉快。圆圆也很想第一个滑下来,但她不会通过喊叫或把别人推开这些方法争抢第一。她让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别的小朋友这一轮滑下来跑到梯子旁时,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后面。她用适当放弃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冲突,又为自己争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机会。
给小板凳揉揉痛(3)
圆圆的善解人意迁移到很多方面。她从小对万事万物亲切友好,我和她爸爸开玩笑打一下布娃娃的屁股她也不允许。她上小学后,和班里同学关系也很好,每次班里选三好生,几乎都能全票当选。她才7岁时,我哥哥的孩子,当时4岁的小毅来我家住了几个月。圆圆总是对小弟弟非常好,从没和弟弟闹过一次别扭。有一次,我和她去买一种她和弟弟都非常喜欢吃的蛋糕,只剩一点点了,勉强够两个人吃。我问她可不可以回去只让姥姥和小弟弟吃,她这次不吃行不行。圆圆痛快地答应了,尽管她非常想吃,但她也能考虑弟弟那么小,姥姥老了,都需要照顾。回家后她一定坚持要把蛋糕给姥姥和弟弟吃,自己说什么也不吃。姥姥感叹说这个孩子真懂事。
圆圆初中就读的是一所住宿制学校,学校每天发一个水果。她回家对我说,开始时分到不好的水果有点不高兴,但一想这个不好的水果如果不分给她,就会分给另一个同学,总得有一个人吃它。这样一想,就高兴了,以后不管分到什么样的水果都不在意。她说这话时才十岁。
她能这样想,我们非常欣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圆圆其实不是那种让人一看就马上觉得亲近的人,她会礼貌地打招呼,但不会寒暄,更完全不会为了拉近关系说些言不由衷的话,交流中没有任何讨巧行为。这甚至让一些初次和她交往的人会有一点压力或不自在,感觉她对人太平淡,不热情。但只要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就会发现那正是她单纯善良一以贯之的表现。她在自己的圈子里人际关系一直都不错,上高中时,学校将评选市级三好生候选人名单公布出来,进行全年级投票公选。圆圆是候选人之一,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有同学去给她拉选票。
圆圆和人相处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一切行为只是出于天然,她内心对别人友好,长久了自然能让别人感觉到,也让别人舒服。
她上高中时所在的班级,是该校的第一实验班,集中了全校的尖子生。事实上班里每个同学都是高考场上潜在的竞争对手。在高考前两个月,圆圆自己复习时,整理了几张需要背的英语词组。她觉得这个东西有用,推荐给同学们很好,就让我帮忙打印出来,并拿到外面复印了。我们一份份地配好,又用订书机订好,她用一个袋子拎了,拿到班里给每个同学一份。虽然是小事,也可看出她心地的单纯和无私。
给小板凳揉揉痛(4)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邻人并不是一种超越于人之上的现象,而是某些内在于人之中,并且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 激光照排发明人王选先生说:“考虑自己和考虑别人一样多,就是好人。”我们也坚信,家长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个好人。
当前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开复博士特别强调“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与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的“同情心”是一个概念。杜威认为同情心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有素养的想象力,使我们能想到人类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无谓地分裂人们的东西 ——当“同情心”或“同理心”这些东西成为一个人天性的一部分时,他就没有了自以为是,没有了居高临下,没有了敌视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达。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教孩子“给小板揉痛”与其说是一个技巧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教育观或哲学观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如果平时孩子不小心磕碰了,家长能很友好地采用“给小板凳揉痛”的做法处理;可是哪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你心爱的花瓶,你却忍不住对孩子大发雷霆;平时总对孩子讲我们要理解别人,可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样,就责怪孩子“不听话”,强行要求孩子听话,而不去细致地体会孩子的感觉——那么你的教育行为就不统一了,你其实就变成了一个不体谅、不豁达、爱物胜过爱孩子,价值观不统一的家长。这一瞬间你的情绪表现得那样真实,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的价值观也被你搞乱了,“风格”也不会完整统一。
我见过一些眼睛里充满敌意的幼儿,他们很容易就会发脾气,做出攻击别人的行为。有一位妈妈,她一边在嘴里抱怨她的儿子爱打人,告诉孩子“不许打人”,一边狠狠地“教训”一张磕了她儿子脑门的桌子;遇到她儿子抓打别的小朋友,她也只是很假地管一管,态度中隐藏着纵容,可能是怕儿子吃亏;平时还逗孩子打爸爸,以此为乐。她的儿子上幼儿园后总和小朋友合不来,常打人,弄得老师和家长们都有意见。这个孩子内心可能很想和小朋友玩,但他在玩的过程中处处充满保护自己的意识,唯恐有什么被别人侵犯,大多数情况下以和小朋友闹意见而结束。所以他总是很孤独。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又寂寞又敌视的目光,总是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
我也见过不少“长不大”的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单边主义”的,天下的“理”都在他这里,别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事情和心情却是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是天下最正确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自私狭隘。不仅给别人带来不快,更是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快。当他们急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却悄悄地流失了。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痛”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像牛顿一样(1)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我们经常说圆圆“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
这句话来自圆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牛顿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事,却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绝大多数孩子在童年时代都会醉心于某件事。或者是用全部心思思考第一只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以至于听不到妈妈三番五次叫吃饭的声音;或是玩得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画册,忘记了写作业……一千个孩子会有一千件痴迷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或毫无趣味;再加上孩子们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闯一些小祸。
大人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些小“不是”,这不是件小事,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说到她未竟的文学梦时,讲到一个事情。她初中时经常一边拉风箱蒸馒头一边看小说,结果有几次看得太投入,没注意看火,把火弄灭了,她的父亲一发现就打骂她一顿。近三十年过去了,她说起这事还是很难过,觉得这事对她的心理健康和事业成长有长久的消极影响。用她的遭遇对比爱迪生的母亲对儿子种种“过错”的理解和支持,真的可以感到,孩子最后成不成“才”,父母在这些细节上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很关键的。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处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我的女儿圆圆作为一个普通孩子,别人会犯的小错误她也经常犯。比如花好几百元买个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都不知道丢哪儿了;做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接下来考虑蛋壳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让她把剪子放回工具箱,她拿着剪子在家里绕一圈,返回来奇怪地问我给她剪子干吗。每当这个时候,我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她“象牛顿一样”。
像牛顿一样(2)
她的“牛顿行为”还常常给我添乱。她初中时住校,一周回一趟家。开始一段时间,周末返校时总是有什么必需的东西忘了带,到学校后就给家打电话,要求送一趟。她的学校离家远,我和她爸爸跑一趟半天时间就没了,还得向单位请假。每到这时候,我们心里也是气鼓鼓的,但从没因为这个训过她,只是表示我们特别忙,这样浪费时间太可惜了。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我们明白孩子在给你打电话时,她已经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用不着再责备她,如果父母责备,倒是给了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虽然她每次返校时我和她爸爸都会有些担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我们跑一趟,但我们不会帮她收拾东西,只叮嘱她一句:好好想想,把东西都带全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她就很少丢三落四的了,自己能把该带的东西都收拾妥当。我看她专门弄了个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样样记下来,临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没做。
人的不足有各种各样。在生活料理方面,圆圆不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这肯定和我们的教育有关,应该是无意中包办了不少本该由她自己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关,每个人的能力和弱点不一定表现在哪方面。我们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尽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尽量帮助她克服弱项。但这帮助不是热心地帮她干这干那。知道家长不可能帮她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从长远来看,这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圆圆刚上高中时,早上总是走得着急,经常忘了拿钥匙或带手表,弄得自己很不方便,我和她爸爸就经常提醒“拿钥匙”、“戴手表”。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不是回事儿。她一直依赖我们的提醒,自己不去想办法提醒自己。我让她回来锁车后马上把钥匙装书包里,第二天只要背书包就肯定拿了钥匙,不要进家门后随手丢在写字台上;手表也摘下来放在书包的小袋里。她嘴上答应着,但就是经常心不在焉,还是习惯把钥匙和手表随手扔写字台上。
又有一次她没拿钥匙,到学校无法锁自行车,恰被查到。不锁自行车属于违反校规的行为,要写检讨书,还影响班级的评优成绩。这让圆圆很难过,我们心里肯定对她也有责怪,但没说“早提醒过你”之类的话,只是开一句玩笑,说她像牛顿一样,难免犯些小错误;并鼓励她按学校的规定,到公共教室打扫几次卫生,争取把班级扣掉的分给找回来。我还把她写得工工整整的“检讨书”用相机拍下来,逗她说从现在开始就给“牛顿博士”收集资料,等她将来成大名了,这就是经典故事。
我们这样的态度让圆圆变得愉快起来,不再为这件事沮丧。她后来通过在学校劳动很快把班级丢的分给找回来了,最重要的是从此后,她真的再没有忘记带自行车钥匙和手表。
像牛顿一样(3)
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但批评一定要用常规的“批评”方式表达吗?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家长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这样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
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 要好好和他谈。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过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家长只好用“我脾气不好”来为自己开脱,来平衡自己。“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可能就此激发了制造一架航天飞机的兴趣和潜能;今天炒糊一锅菜,明天就可能出个烹饪高手。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像牛顿一样”既是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个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人们常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说什么,在于如何说。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
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
像牛顿一样(4)
想一下我们自己,同样也有很多弱点,会不时地犯些小错。比如我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错误,穿运动衣出去跑步,跑的过程中觉得运动裤有些别扭,回来才发现是把前后穿反了;去商场退一件衣服,进了商场才发现衣服根本没带出来……这些毛病像肤色一样,长在我身上,不好去掉。我的先生和孩子也各自有他们的“毛病”,发生了,我们笑笑,经常自嘲我们的那些低级错误为“像牛顿一样”。这在我的家里完全是件趣事,不会遭到蔑视或训斥。
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心灵手巧,有的笨手笨脚;有的孩子从小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精明能干;也有的孩子喜欢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里飞翔,样子宛若梦游……孩子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他们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帮助孩子改变——而他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时,他们可能就会拉下脸来——这时,他们事实上已变成太苛刻的父母。
牛顿如果整天因为不注意生活小节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爱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爱迪生吗?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我们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经历并成长,甚至要故意给他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尝点不用心的苦头。只要孩子有自尊自爱的心态,有足够多的经历,该学会的他都能学会,该注意的他都会注意到。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么他也不会因为家长的教训或不断的提醒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不断唠叨,更降低这方面的能力,并同时增加自卑。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古诗滋养的孩子(1)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圆圆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读一些诗歌。我发现她既爱听,也爱记。
大约她三岁时,我学习电脑打字,每天背“五笔字型”字根口诀。五笔输入法发明人王永明先生把“字根表”编得像诗一样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我背的时候圆圆在旁边听到了,到晚上关灯我躺在床上背的时候,有的地方想不起来,她竟然都能提示我。这些没有内容的东西,小家伙随意听来,居然记得比我还快,我很惊叹孩子的记忆力。
中国文字原本就蕴含着艺术美,周作人先生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 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我在教圆圆读诗的过程中,逐渐坚定了一个认识,即儿童应该大量背诵诗歌,尤其是古诗。
从圆圆四、五岁时,我开始正式教她读古诗。我们最早用的读本是一套配有插图的《幼儿读古诗》,共六本,大约有一百多首诗,那些诗都很短,一般只有四句。我经常和她一起朗读这些古诗,等读熟了再一起背。这方面并没有做计划,做得比较随意,但因为持续不断地做,到她6岁上小学前,这些诗基本上都会背了。
近年看过一些资料,有的人反对在孩子小时候教他们读古诗。认为孩子不理解,只是鹦鹉学舌地记住一些音节,所以提议在孩子小时候应该教他读儿歌,不要背古诗。我个人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觉得古典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儿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取代古诗。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非常有限,我们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孩子。如果家长拿出读儿歌的轻松和愉快来教孩子读古诗,孩子是感受不到这两种文字在愉悦感和美感上的差别的。
另外,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典诗歌,我觉得它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
人们因为古诗“难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诗时,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事实是,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古诗滋养的孩子(2)
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懂些事情时,再加进“讲解”。但这讲解一定要简单,简要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解释一下就行了。
比如我在教圆圆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时,由于诗本身明白如话,只解释一下什么是“曲项”就可以了。
少解释不等于不“解读”。我和圆圆对一些非常美的句子经常会反复品味,比如看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会关注它的对仗工整,体会每个用字的精致;看到“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就想象那样一种生活场景是多么朴实有趣。这就是读诗的享受。但对于每一首诗,我和圆圆更多地是把时间花在一次次的读和一次次的背诵上。
我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
这种学习方法看起来简单刻板,实际上很有道理。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
“少讲多读”并没有影响圆圆对诗歌的理解,我经常发现自己以为简要的解释,有时也是多余。记得圆圆5岁时第一次读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时,她觉得李白好潇洒,觉得这首诗特别好玩。我们刚刚读完,她就对这首诗进行了“改编”——把“李白”改成“圆圆”,把“长安”改成“烟台”,把“臣”改成“俺”——逗得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来。无须解释一个字,我知道她已经理解这首诗了。
读得多背得多了,不仅字面意思圆圆很容易理解,她也逐渐学会领略诗歌中方方面面的美。圆圆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和她一起读杜甫的《登高》,当我们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她沉默片刻,轻叹一口气,忍不住地说“写得真好呀!”我从未解释过这句诗,事实上我也无从去“解释”,但她读懂了,她被这语言美深深打动了。
古诗滋养的孩子(3)
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也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背古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她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我们一起想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景致;又一起享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圆圆背诵古诗的过程一直也是我背诵的过程,我尽量和她一起背,尤其在她小时候,凡要求她背的诗,必定也是我会背的。在教她的过程中我也复习和背诵了好多古诗词。
圆圆认字后,我总是把要背的诗抄到一个小本上,经常在乘公交车或饭后睡前的时间和圆圆一起读几句背几句,不知不觉一个小本就用完了。每背完一个小本,我们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圆圆阅读和背诵的首先是唐诗,后来又背诵宋词,再后来又背了一些元曲。小学期间背的篇目最多,上初中后,开始背一些长诗,比如《长恨歌》、《琵琶行》等。
圆圆刚开始背长诗时有一些为难,我们就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办法,每次背一小截。当时她住校,每周回来往小本上抄几句,然后拿到学校去背,不断地把新背的和前面背过的连起来,一首长诗就一点点地解决了。
事实上诗歌越背越容易,这方面也同样存在熟能生巧。
开始时圆圆背一首诗比较费时间,到后来,一首绝句只需花几分钟读两三遍,看看注解,合上书就背下来了。即便是背长诗,基于以前背诵的功底,她背诵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整个中小学期间,圆圆在学习古典诗词方面显得比同学们轻松多了,一方面是课本上学到的诗词她基本上都已提前背过,另一个方面就是她具有了更好的背诵能力。她初中时回家跟我说,语文课学《琵琶行》,要求大家背诵,不少同学觉得太难背了,还有同学责怪白居易,说他干吗把诗写那么长,这不是为难人吗!
在保护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方面,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是,带领孩子学习古典诗歌的动机一定要单纯,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单纯。
一些家长在孩子背会一些诗后,总是要求孩子给客人表演背诗;还有的家长不断地计较孩子背会多少首,仿佛背诵是为了一个数字;也有家长直接告诉孩子,多背些诗对写作文好……
古诗滋养的孩子(4)
诗歌是一块精美蛋糕,我们把它送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将来某一天可能饿肚子而储存更多热量。在享受之外没有其它功利心——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那些诗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为了“会背诗”,在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目的——这才是应有的目的。
所以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从没有为诗中的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震撼,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
我见过某民办教育机构出了一张据说能让孩子们快速背会上百首古诗的光盘,它把古诗配上快速变换的动画和动感十足的音乐,以现在歌坛流行的快节奏的“说唱法”念出来。事实是所有的诗都变成了配乐“快板儿”,不管什么内容都用一个味道念出来。这张光盘被卖到好多小学里,受到一些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但是,这样的“教学”里,孩子们到哪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思想美和文字美?它只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个背诵数字,带不来阅读享受。我怀疑这样背诵来的东西也不会记忆得深刻,难以在记忆中扎根,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浪费时间。
圆圆在背诵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一些好的现代诗。她真正感受到了诗歌的美,甚至产生了自己写诗的冲动。
她在小学时,就自己尝试着去写诗。有一次我们一起到海边玩,快到海边时,远远望去海水很蓝;当我们走到沙滩上,发现海水是绿色的,因为那天有些海藻;她光脚丫跑进水里,发现脚丫白白的,水根本没有颜色。她就用手捧起水来,对我说了她看到的海水颜色的变化。我说,你发现诗了。回家后,她在我的指导下,写出这些文字:
“我站在远处看海/海是蓝色的/我站在近处看海/海是绿色的/我用手捧起海水/咦,大海的颜色跑哪儿去了?”
这是她七岁时写的诗。过了不久,我给她换了一块新枕巾,蓝色的。她说像大海的颜色。我开玩笑说,枕着它可能会梦见大海。她顺着我的话说,再加块黄色的就可以梦沙滩了。她又马上想象,要换成绿色的,是不是就可以梦到草地了?我亲亲她的小脸蛋说,你的话就像诗一样,写下来吧。圆圆后来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我枕着蓝色的枕巾/梦见了大海//我枕着黄色的枕巾/梦见了沙滩//我枕着红色的枕巾/梦见了玫瑰花//我枕着绿色的枕巾/梦见了草地//我枕着各种颜色的枕巾/做了各种颜色的梦。
这些诗说不上有多好,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但能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她的生活因此不一样了。她上中学后偶尔也写诗,有的写得还真是不错。
古诗滋养的孩子(5)
圆圆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理解得也很好。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很欣赏她这方面的修养,让圆圆给同学们讲过两次古诗赏析。圆圆认真准备后,在课堂上把那两首古诗解读得非常好。据说有的同学居然听得很感动,评价说第一次被一首诗打动,发现诗歌这么美。
她在写作文时经常引用一些诗句,总是能够提升文采,作文成绩一直不错。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正好是对一句古诗的解读,那句古诗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以圆圆平时对古典诗词的领悟力,她读完这两句诗时,肯定容易找到感觉。她从老子的“大美不言”写到在平凡中创造不凡业绩的当代楷模方永刚。她的语文获得了140分的高分(总分150分),作文应该有不错的成绩。圆圆觉得自己很幸运,说一直以来的古诗词背诵在这次考试中帮了大忙。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没有读诗的爱好或能力,想到教孩子读诗,可能会觉得为难。我想这其实没关系。我在前面谈到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家长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
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会懂。况且对诗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
只要家长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长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孩子学古诗从幼儿时开始较好,但也许你的孩子已上中学。这也没关系,读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是件终身的事情,不存在绝对的“错过时机”。也许你还会顾虑孩子的功课太紧张,没时间。这需要我们动些脑筋,让孩子少上一些课外补习班,多利用时间的边角料,时间总能找到。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习班,专门学习古典诗词文赋。是否要报这些班,家长应慎重。
如果这些学习班的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较好,会引导孩子阅读,这样的班可以参加。但我担心一些老师把这种班办成另一种“课外补习班”,给孩子们“讲诗”,逼着孩子们背诗,那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诗歌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意义。
有一个最简单的考察办法,就是向一些参加过学习班的孩子打听一下他们的学习感觉,或让自己的孩子试听一段时间。孩子们喜不喜欢,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写到这里,我猜想可能有人会这样想,虽然读诗有种种好处,可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业技术知识,还是先抓紧时间学课程吧。
这样想可以理解,但不一定有道理;须知有这么一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从小表现出超常的数学才能,刚上中学一年就把中学几年的数学都学完了。有人建议他去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他父亲不同意。父亲是一位大学数学教授,他对杨振宁提出的要求却是,花几年的时间去学中国古典文学。后来,杨振宁先生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熏陶,认为这种熏陶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
同样,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中,都会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为他清晰、严谨的讲话增添深情而动人的色彩——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它还是完善的思维方式。
我国古典诗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个人所接触的不过沧海一粟;并且对所接触的有限的篇章,我们也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读透了——即便这样,已受益匪浅。
有一次,我看到圆圆上高中时写的一个小随笔,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从初中到现在,我在每一个摘抄本里都抄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人说《红楼梦》是读不尽的,我认为,《长恨歌》也是读不尽的”。她有这样的感觉,我真的很欣慰——生活里有些美丽的爱好,那是怎样的一种滋润;人生中有些读不尽的东西,那是怎样的一种财富啊!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让孩子多读些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