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
【作者】: 任旭飞,任月林 著
【丛书名】:
【页数】:224页/ 16开 /平装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9-30第1版
【价格】:76元
【内容简介】: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图文并茂,内容新颖,方法实用。集作者任旭飞、任月林三十余年针刀研究与临床实践,原创针刀微创治疗脑瘫及围手术康复技术,主要内容有:首次提出了脑瘫的病理机制是锥体系病变导致运动系统“力平衡失调”的理论。首创了抑制痉挛、改善肌张力、矫正畸形的脑瘫治疗原则。着重介绍了神经触激术、肌肉刺激术、切割纠畸术等治疗机制、方法、作用。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针刀微创治疗脑瘫的技术,以及制定了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
【作者简介】:
任月林,山东临清人。现任北京和谐康复医院院长、北京脑瘫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瘫微创治疗与康复专家学组组长、中国脑病微创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与任旭飞共同首次创立以神经触激术、切割纠畸术、肌肉刺激术、围手术康复为支撑的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技术。任月林教授在国家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8部,其中200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专著影响较大,现已重印5次。200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标课题“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年在第272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评价“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研究”,为脑瘫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属“原创性创新成果”;2009年2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召开“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研究”鉴定会,获“国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建议作为技术指南发布实施;2011年1月该技术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中医医疗技术规范(适宜技术版)针刀类疗法技术分册编写会议,针刀类疗法八大技术中有三大技术“针刀矫形术”、“针刀肌肉刺激术”、“针刀神经触激术”选自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并将作者《脑性瘫痪中医针刀微创诊疗技术建立与规范》放在常见疾病冶疗版面。2013年大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确定为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被确定为技术持有者。任旭飞,山东临清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任泰山医学院教学医院临清市人民医院针刀康复理疗科主任、主治医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专家学组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骨伤微创脑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任旭飞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任月林是著名针刀医学专家,祖父任殿起教授是全国十佳医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外科专家;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从小就树立“大医精诚”的医学情怀,先后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篇。擅长对痉挛性疾病、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治,可在介入导引下经精细解剖定位来完成高难度微创治疗,经过刻苦攻关和临床实践,与其父任月林教授共同首创“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撰写“针刀神经触激术研究”,于2002年2月由聊城市科委鉴定,认定该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2003年,立项课题“针刀治疗痉挛性脑瘫临床研究”,获得聊城市第六届青年科技进步奖;2005年完成专著《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撰写与校对工作;2009年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主持对“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鉴定,认定该项技术是一项原创性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4月,该项技术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8月,“针刀微创治疗脑瘫肢体畸形技术建立及临床应用”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2012年10月编写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将针刀神经触激撰写在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之《针刀刀法手法学》中,满足了教学需求。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任氏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的建立
第二节 成果鉴定与技术推广
第三节 技术学习与应用
第二章 脑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概念及诊断
第二节 脑瘫症状
第三节 辅助检查
第四节 鉴别诊断
第三章 脑瘫评估
第一节 评估内容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
第三节 肌力评定
第四节 肌张力评定
第五节 肌痉挛与异常运动
第六节 步态分析及步行功能评定
第四章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
第一节 针刀神经触激术
第二节 针刀肌肉刺激术
第三节 针刀肌腱韧带切割纠畸术
第五章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 治疗时机及治疗适宜
第二节 术前准备及要求
第三节 术前麻醉
第四节 术后处理
第六章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操作规范
第一节 颈区
第二节 躯干区
第三节 上肢区
第四节 下肢区
第七章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足踝部畸形
第二节 膝部畸形
第三节 髋部畸形
第四节 腕、手部畸形
第五节 肘部畸形
第六节 颈肩部畸形
第七节 脑瘫伴随症状的针刀微创治疗
第八节 脑瘫外科手术后的再处理
第八章 围脑瘫针刀微创手术康复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颈肩及上肢各关节畸形
第三节 下肢各关节畸形
第四节 脑瘫针刀微创术后疼痛的处理
第五节 核心控制训练与围脑瘫针刀微创手术康复
第六节 行走模式训练与围脑瘫针刀微创手术康复
第七节 日常生活用品与围脑瘫针刀微创手术康复
第八节 学龄前儿童围针刀微创手术康复综述
第九章 石膏固定与支具的应用技术
第一节 石膏固定技术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石膏固定期与拆除石膏后的处理
第三节 支具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十章 脑瘫围针刀微创手术护理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脑瘫围针刀微创手术的一般护理
第三节 脑瘫围针刀微创手术专业护理
第四节 常见病症的护理
第十一章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各类别畸形病例
第一节 外科手术后残留症状再治疗
第二节 大龄脑瘫
第三节 混合型脑瘫
第四节 痉挛型脑瘫
附篇 脑性瘫痪中医针刀微创诊疗技术
第一节 脑性瘫痪中医针刀微创诊断的技术建立与规范
第二节 脑性瘫痪中医针刀微创治疗的技术建立与规范
第三节 脑性瘫痪中医针刀微创辅助治疗的技术建立与规范
【前言序言】:
脑瘫患儿是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群体。别的孩子能嬉笑玩耍,爬上爬下,脑瘫患儿只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因为自己的残缺、笨拙的动作会招来不懂事孩子的嘲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了,别人找工作、考公务员、报名参军,脑瘫患儿却受到用人单位的白眼。压抑、自卑、抑郁、不合群,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性格。从出生的那天起,他们就难以融入主流社会,而被边缘化了。
脑瘫患儿几乎是父母心中永久的痛。父母不祈求他们大富大贵,只希望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生子,可是就连这个简单的愿望,在他们看来都是奢望。为了给孩子治病,父母背井离乡,抛弃工作。好好的一个家,因为脑瘫而变得支离破碎;原先的幸福和睦,因为脑瘫而变得相互指责。每当听到这样的诉说,我们心里就会进发出呐喊声:“挑战脑瘫”!
挑战脑瘫!谈何容易,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专业交叉较多,研究思路欠清,相关参考资料罕见,是我国一门新兴跨学科的学科,同时是相关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脑瘫针刀微创技术是利用生物力学理论、方法、技术去研究人体力的平衡机制和功能。生物力学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两者交汇的学术领域,当然在医科和工科的融合协作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深知,脑瘫针刀微创技术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他的研究千变万化,但他不能脱胎换骨,盲视操作是其永恒主题特征,亦是其最大特点和优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跟随朱汉章老师学习小针刀疗法,1987年12月31日晚饭时,我曾问朱汉章老师:“小针刀能否治疗小儿脑瘫?”朱汉章教授脸色凝重地说:“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一定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带着这个使命,我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1992年3月,当我用针刀疗法对股骨头坏死伴内收肌挛缩的病人治疗后,其症状明显改善,病人接着问我:“我女儿是脑瘫,内收肌也很紧,能不能给治治?”我想脑瘫两腿紧贴也是由于内收肌群挛缩,异病同治,可以试试。手术结果令我们惊喜,脑瘫女孩的两腿竟然能分开了,大小便后的清洁问题也解决了……日后病人口碑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于是我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对治疗机制进行了探讨。
时至2002年2月,在聊城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下,对“针刀神经触激术”进行了科学成果鉴定,12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项技术是创新性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由于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逐渐成熟,治疗方法被脑瘫病人所接受,同时也被专业人士所认可,于是决定将脑瘫治疗一章撰写在《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书中,经过5年的笔耕不辍,几易其稿,专著《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于200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其中的针刀治疗脑瘫章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了医学界最高级别会议——第272次香山科学会议,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王雪苔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吴咸中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郭应禄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翁维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教授,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李森恺教授,复旦大学丁光宏教授等42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到会。
在会上我做了“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研究”的专题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认为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是一项原始创新成果。世界针联主席王雪苔说:“我作为一名针灸医学研究者,一向关注针刀医学的研究进展。任月林、任旭飞研究成功的神经触激术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防护能力、调整能力和修复能力,显著地提高了对痉挛性疾病及脑瘫的疗效。首创的X射线照射下的金属线十字交叉定位标志法,将影像学方法成功运用于针刀手术,提高了针刀施术的准确性。这些创新,必将对针刀医学今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治疗脑瘫开辟了新途径”。
2007年6月,为加快该疗法科学化、规范化的进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决定成立小儿脑瘫学组,由我担任组长。此后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针刀治疗脑瘫技术得以进一步完善。
2009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持召开“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研究”鉴定会,鉴定意见为:该项研究科学实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是一项创新性成果。该项目处于围际领先水平。建议“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由相关学术团体进行认定和发布,以作为技术指南予以实施。
2009年3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登记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获“国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此时,从1999年3月立项脑瘫针刀微创治疗研究到20C)9年2月,已经整整10年。
这一诞生于中国本土的创新成果,改变了治疗脑瘫的传统思维和方法。实现了脑瘫针刀微创治疗目的,达到了部分替代西医外科手术的愿望,得到了同行业一致好评和病人及家属的欢迎。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挑战脑瘫”打响了第一枪。
针刀微创技术经历了漫长的萌芽、起步、成长、成熟过程,这门新兴分支学科具备了明晰的学科名称,系统的学术理论,精干的学术队伍,广大的病人资源,可靠的医疗技术。
为培养和造就一支道德高尚、技术过硬的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专业人才队伍,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2011年1月在广西北海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专家委员会筹委会”,为脑瘫针刀微创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回顾其学科发展的历史,这门新兴分支学科的建立,其重要的基本条件是:系统的原始创新的学术理论体系,详细的临床实用技术,长期的临床积累,造就了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技术在国际上独树一帜的独特疗法。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是“科学+艺术”的技术,展示出针刀微创纠正人体畸形之美妙。脑瘫畸形性质、程度千差万别,但如何做到恰到好处,我们的原则是形态服从功能,展现人体功能美。用科学的力学观、平衡观去纠正畸形、健全功能、体现人体美的特质。看重“功能重建”,替代“替代重建”,避免虽有外形支撑,而无功能的累赘肢体、脑瘫肢体“花瓶”。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具备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廉”的特点,同时具备了有特色、有特长、有优势、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的原始创新内涵,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重于实践,从临床实践人手,勤于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解决了脑瘫病人的实际问题。
“不积跬步,难行千里,不积小流,难成江海”,脑瘫针刀微创技术,坚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着眼需要性,立足实用性,寻找脑瘫针刀微创与围手术康复创新结合之美,填补“边缘地带”的“空白点”。
至今,已完成针刀治疗脑瘫手术1000余例,当你亲眼目睹针刀微创手术,你会由衷地赞叹中医国粹的博大精深,针刀微创技术的神奇效果!
2011年4月,“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这是对中医针刀治疗脑瘫充分的肯定,是针刀医学首次在本专业内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脑瘫研究在医学领域内所获得的首次奖励。
当我看到经治疗后一位位患儿父母脸上挂满惊喜泪水的时候,当我收到全国各地病人真诚的感谢信的时候,我知道系统整理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并公布于世的时机到了。
作为第一个“斗胆尝试”吃螃蟹的人,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博览群书已成习惯,滴水穿石,厚积薄发,遂将本人的一些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整理成册,重点突出临床特点,解决临床问题,开拓临床视野,使读者深入浅出、按图索骥,力求成为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牛顿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采用哲学的思辩方法,进行推理判断、分析比较,对抽象假说进行验证,用临床疗效实事求是地证明其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其创新性、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符合了秦伯益院士提出的:“有人要,没人搞,我能搞”的九字方针。
遵循科学性原则,经得起实践和临床检验,用有效的、最新的微创与康复方法解决了脑瘫相关问题之临床实际需要。
脑瘫针刀微创与康复较西医外科脑瘫手术与传统康复有其独特优势:前者功能好、疗程短、费用省、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术后没有瘢痕,看得见的是疗效,看不见的是伤口。有着单项和多项的优越性。
脑瘫针刀微创,不是采用“大刀阔斧”的处理方法,而是精雕细琢,完美修复,重点在功能重建核心上下功夫。
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书中首次提出神经触激术、切割纠畸术、肌肉刺激术3种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在本书中依据这3种技术原理将其细化为49种术式,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这些术式具有痛苦微小、操作简单、安全可行、美观漂亮、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基础理论的更新,针刀微创与康复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突出了“外形改善”、“功能重建”,南“替代重建”转变为“自然重建”,形成了“针刀微创与康复”为特色的新兴分支学科。
康复医学是我国一门新兴跨学科的学科。其发展也不过20多年,但内容广,涉及范围广,其著作多引用国外技术,而围微创手术康复更是零起步。本书将围手术康复一章列为重要章节,将围手术康复特色技术,详细地介绍给读者,更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经过近30年的积累,将交叉学科的技术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设计创造出1个理论观念、3种技术支撑、49种术式。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做到了原始创新,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科学之术、合理之术、可行之术、需要之术。”
能让脑瘫病人便于护理、生活自理、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他们的家庭从沉重的心理包袱、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是本书最重要之目的,也是最大之夙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董福慧教授、郭长青教授及其他诸多同行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才学疏浅、时间紧迫,疏漏之处敬请诸位专家指教。
任月林 任旭飞
2013年7月
【推荐指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