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的孩子,大脑的神经损伤部位不同,损伤后的表现也不一样,除了运动方面有落后,同时可能合并有感知觉、言语、认知、社交方面的落后。作为家长,自然是希望孩子在康复的过程中能面面俱到,哪个方面都不落下,但是大多数康复机构都只注重了运动方面的训练,而家长们即便想让孩子每个项目都做,却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力不从心,一是时间不够,什么都做的话,意味着在每个方面分配的时间有限,孩子关键期能力发展所需要的训练剂量不足,导致训练效果不明显,二是精力和经济条件也不容许,全面开花最后可能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训练室现在开设了运动、语言、认知个训、精细、基础神经发育、感统、早教、音乐游戏、按摩等训练项目,基本能满足孩子们的发展训练需要,但是如果安排孩子进行合适的训练,曾经也困扰着我们,近几年我们也在不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在一些前辈老师的指点下,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和大家分享。
每个孩子能力的发展,既有敏感期,也有阶段性,仔细分析一下孩子在运动认知言语精细和社交方面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有一个轨迹贯穿其中,那就是粗大运动的发展。神经发育的规律表现为先是粗大运动的发育,其次才是精细运动和技巧性运动的发育,语言认知精细和社交可以说是精细运动发育的结果,都是建立在大运动发育的基础上的。但是每个能力的发展又有其敏感期和阶段性,我们不可能等粗大运动发育完善了再开始其它精细方面的训练,这就要了解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选择每个时期的训练重点。
粗大运动的发展可以分为头颈、躯干、上肢、骨盆、下肢等发展阶段,凯伯的动作知觉发展理论认为,动作的发展是概念学习的必要基础,依次是大肌肉动作、动作-知觉、知觉-动作、知觉、知觉-概念、概念学习这样一个发展顺序,如果和粗大运动发展阶段相结合,那么,头颈、躯干、上肢这三个运动发展的阶段正是基础能力的发展期,骨盆阶段是动作认知语言能力学习期,下肢阶段是技巧性动作认字语言能力发展期。
在基础能力发展期,孩子的运动发展正好是头颈、躯干、上肢阶段,这个时候的运动能力包括抬头、翻身、手支撑、坐,因为还不能四肢协调地移动身体,对自己身体的本体认识还处于启蒙时期,对四周环境的探索能力也还不足,此时比较难进行认知语言方面的学习,所以,这个阶段的疗育重点包括:感觉通路的建立与完善、神经反应活动的强化,主动体能活动的增加。具体来说,这个阶段的训练,除了运动的促进,还包括基础感觉通路的训练(我们通常采用DOMAN的方法),认知和言语方面在这个阶段重点是大量的输入,不强调输出,所以,多和孩子对话、唱歌谣、大量的感觉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刺激非常重要。
进入骨盆运动阶段,孩子的运动能力已经到了四爬、站立、直跪、行走、半跪等水平,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运动的发展,身体的本体觉认识进一步得到发展,对自身形象的感知觉更趋完善,动作-知觉、知觉-动作的相互学习能力得到了强化,开始对外界事物感兴趣而且探索外界事物的能力也得到加强,是进行动作认知语言能力学习的敏感期,开始进行认知和言语方面的训练的效率就会更高。在这个阶段,除了运动训练,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接受更多的感觉刺激,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在认知训练方面,可以继续加强信息的输入,闪卡、听看摸闻尝、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都可以继续大量的感觉输入,同时可以开始早教、认知个训、手工精细等方面的循序渐进式的训练。语言方面,可以介入构音方面的练习,包括口肌、气息、仿说、语言表达等。运动方面,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具备了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很多家长容易进入误区,以为孩子能行走了就可以在运动方面告一段落,而实际上,这个阶段还应该继续加强高跪、跪走、半跪、交替半跪等协调性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的建立,会让孩子对身体的操控感觉更稳定,而稳定协调的身体感觉,是孩子的情绪和心里的稳定的基础,也是孩子建立稳定的注意力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孩子的学习能力才逐步得到加强。
下肢控制阶段,是孩子的运动能力达到了技巧性运动的阶段,孩子可以完成蹲走、跑、跳、单腿活动等技巧性和协调性要求很高的动作。这个阶段的孩子,运动能力接近于成人,认知能力可以完全明白指令并执行,具备了一心数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得到强化,情绪更稳定,社交游戏能力也逐渐完善。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运动方面重点是技巧性的运动能力培养,结合数数,比如倒数交替半跪举手等,认知训练方面以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大量阅读、写和画为重点。在之前一直没有提及的感觉统合训练,也是这个阶段的重点。
上面所提及的按照每个运动阶段的认知、言语、精细的训练重点,是从更好地提高训练的效率的角度上来谈的,在每个阶段按照训练重点来安排训练项目,目的是更合理地安排孩子的训练时间和经济分配,但并不是反对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适当提前给孩子介入相关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