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康复教育
智力康复教育是指在0-3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针对低龄儿童、临界儿、脑瘫患儿早期等儿童进行。
目的1:低龄儿童能达到和促进正常发育,开发其潜在能力
目的2:使临界儿能基本达到正常发育状态
目的3:让脑瘫患儿得到早期的干预治疗,减轻致残率,尽量回归社会
智力康复的适应症
早教:低龄儿童 临界儿 脑瘫患儿早期
特教:脑瘫 智力低下 学习障碍 自闭症 多动症等一系列心理行为异常的患儿
语言康复:语言发育迟缓 构音障碍 听觉语言障碍 儿童口吃 儿童失语症
儿童常见语言障碍
人类语言主要是在儿童时期获得的。不同儿童的语言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开始说话的年龄有早有晚,掌握的词汇有多有少,发音及语法习惯也不尽相同,但这种个体差异有一定限度,超出限度则表现为下列不容类型的病理性语言障碍。
1.语言发育迟缓
即发育期的儿童语言能力未达到相应年龄水平。由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因此,精神发音迟滞(弱智)的儿童往往首先表现出语言发育迟缓,迟缓程度与智能水平成正比。其他如早期听觉损伤、儿童自闭症、构音器官异常、语言环境剥离也可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其主要临床表现:开始说话的时间晚(2岁甚至2岁后才开始);词汇增加缓慢,3岁还停留在单词水平,不能说句子,5岁还不会正确使用语法,言语简单,词汇贫乏,入托、入学困难。
2.构音障碍
正常构音需要大脑控制,呼吸肌、喉、唇、舌、下颌、腭咽等的参与。如果以上构音器官结构功能损伤,则导致各种类型的构音障碍,常见于脑瘫、先天性唇、腭裂等。临床表现为发音不清楚、语音歪曲、错误、置换等,使人难以听懂。
3.听觉语言障碍
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听觉损伤,语言信息传入被切断,从而导致语言发育障碍。如先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严重颅内感染等。临床表现为小儿对周围声音刺激反应迟钝,随年龄增长不出现声音语言,不能理解言语指令等。
4.儿童口吃
是一种言语流畅度障碍,病因说法不一,多在3~7岁起病,波浪式进展,成人后转为顽固性口吃。
5.儿童失语症
由于大脑语言中枢受损,使已获得的语言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见于各种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病等。
儿童出现上述语言障碍时应及时诊治,以免影响儿童的正常交流能力。
如何看待儿童的语言发育
语言能力的获得从生后即开始,新生儿以哭声表示不舒服,2个月婴儿可注视人脸并高兴地“咕咕”发声,3个月婴儿会笑、尖叫,听到母亲的声音不哭不闹,5~6个月婴儿对声音有良好的定位,发音现象增多,可咿呀学语,模仿发生,7~9个月的婴儿喜欢玩“捉迷藏”游戏,可听懂简单指令,会以手势表示“再见、欢迎、小鸟飞”等,经常发连续音如“ba-ba-ba”、“ma-ma-ma”、“da-da-da”等,1岁左右婴儿可能有意识叫“爸爸”、“妈妈”,词汇增加,从称谓到日常生活用品、动物、交通工具等,2岁左右出现幼儿电报式语言,既用2个词并列在一起表达意愿,如“妈妈要”、“妈妈车”等,3岁儿童可理解并运用各种基本句型表达,懂得部分形容词、代词、副词,会分辨颜色,4~6岁儿童开始书面语言的获取。
以上语言获得落后于相应年龄半年以上,则应怀疑是否存在语言发育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