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是民国时期知名的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悬于堂前的一副对联,横批是“如意”。这副对联表达的是于老先生虽一生饱经风霜却宠辱不惊淡泊从容的处世哲学,前两日偶然读到,深受启发。
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往往十有八九。一帆风顺者除非真的是祖上积了大德或者烧了高香,自有意识起,我们往往经历最多的就是挫折,或学业难以出众,或感情路途曲折,或父母年迈多病需照料,或子女体弱多牵挂,或生意仕途受挫,或身处乱世空有满腔抱负奈何自身难保,或托生盛世偏偏被老美暗算身陷经济危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是只要你愿意想,随眼可见都是操不完的心,叹不完的气。如果我们总去想这些不如意的事,整日患得患失,就只能被这些悲伤绝望的情绪所笼罩,以至压抑得无法呼吸,人生的道路也就如同负重登山举步唯艰了。所以豁达的人就想办法绕开这些陷阱,“不思八九”,少被那些人生必然会出现的挫折艰难所左右心态,“常想一二”,多用心感受和珍惜人生中如意的一小部分,让一两盏明灯高悬,照彻心灵的天空永获光明,以乐观与豁达去面对人生的坎坷。
人生,就是一个感受幸福与痛苦的过程,乐观的人,“常想一二”,所谓“苦中作乐”是也;悲观的人,只见八九,悲悲复凄凄。一个人,无论他多么发达顺畅,他始终不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个;而无论他境遇多么凄惨,他也不会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怜的那个。生活境遇比我们更惨的人或许就在我们的身边,只不过他们也许比我们更会珍惜生活更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所以我们只能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灿烂的笑容。
本来幸福的家庭突然有了个脑损伤的孩子,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不啻于青天霹雳,犹如天塌下来一般,等到最初的无助茫然时期过去以后,康复中仍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期间的心态调节就显得犹为重要,心态的好坏,不但影响着整个康复过程的进展,同时也在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康复的效果。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反复和挫折,很容易会出现家长急于求成、怨天尤人、急病乱投医等等康复大忌,甚至还有可能威胁家庭的稳定。
这个时候,多想想于老先生的这副对联,也许对心态会有好处。人生既然不如意十有八九,那就意味着不是碰到这个问题就是要遭遇另一种磨难,是不巧上了刀山还是不幸下了火海,也就象抽签一般,往左还是往右罢了。也许从宿命的观点来看,我们这一辈子就该有此劫,逃也逃不掉的,躲也来不及了。既然如此,就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结果吧,再多的自责,再多的追问,已经改变不了现实。我一直认为,改变现实的唯一前提就是正视现实,接受现实,自怨自艾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害处多多。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在康复的过程中,我们不但会碰到和康复有关的难题,比如康复效果不明显,比如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康复师和方法,比如精力和财力上的短缺,更多的是要面对孩子整体发育落后于正常小孩的问题。邻居家一岁的孩子已经能满地跑了,可我们的孩子连爬都还没学会,愁!同龄的孩子已经开口说话了,可我们的孩子连吞咽都还有困难,烦!同样做康复的孩子,某某进步那么大,可我们的孩子好象还在原地踏步,怎么办?!孩子已经三岁了,可还是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甚至连认知都一塌糊涂,还怎么活?!如果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这些,每天焦虑的都是孩子不如意的方面,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带着孩子跳楼的念头都要出来了!
怎么办?谁都知道陷入这种情绪里即便每天带着孩子在做康复训练,那也和受罪差不多。这个时候,我们换个思维,勇敢地承认我们的孩子就是有很多落后的地方,但是我们要去发现孩子每个时间段的进步。记得网上有个孩子妈妈写的博客,名字就叫“今天比昨天好一些,就是希望”,深以为然。多看看孩子的进步,少想想孩子的落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对我们来说,希望就是动力,就是坚持的唯一理由。
当然,“不思八九”,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漠视孩子的落后,问题仍然要正视,仍然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但绝不能就此让问题占据了我们全部的视线全部的心灵。“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实际就是让我们乐观地去正视问题,眼界看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等待的耐心,多一些坚持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