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1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田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5 22:2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论坛里查了一下,竟然真的没有关于上田法的详细说明,现在补上。

本文摘自卢庆春教授的书中,个人觉得卢教授的书更易懂一些,因为是他一个人写出来的,前后很连贯、通顺、易懂,推荐一下《脑性瘫痪的现代诊断与治疗》。

    一、上田疗法
    (一)概念
    上田疗法是日本爱知县心身障碍儿疗育中心第二幸福鸟学园园长上田正博士于1988年总结创立的,用于治疗脑瘫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上田疗法对痉挛型脑瘫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抑制异常姿势,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对恢复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上田疗法在日本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小儿脑瘫等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田疗法是继Bobath疗法、Vqjta疗法、Peto疗法等,又一治疗脑瘫的新疗法。为推广上田疗法,在日本已经成立了上田疗法研究会,进一步研究与推广上田疗法。1988年日本北海道道立札幌肢体不自由儿疗育中心的高桥武院长到佳木斯脑瘫疗育中心作学术交流,讲授了上田疗法,自此在我国开始将此疗法用于治疗脑瘫。

    (二)基本理论
    上田疗法属于理学疗法的范畴,是根据Myklebus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的网络理论,认为正常人姿势、反射运动活动的完成,是依赖于正常完整的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网络的作用,即神经兴奋主动肌收缩的同时,由于相反抑制抵抗肌受到抑制而弛缓,以此调节着正常的运动功能。四肢相反神经支配在脊髓,一个感觉性神经冲动进入脊髓后,首先兴奋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然后发出侧支又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神经元的活动,抑制发生兴奋的运动神经元,调节运动功能。例如伸肌传人纤维进入脊髓后直接兴奋伸肌的a运动神经元,使屈肌弛缓,因而通过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使伸肌收缩,屈肌弛缓,十分准确地调节着姿势与运动的协调运动。当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时,脊髓的相反神经兴奋抑制网络不能正常发挥调节作用,表现为相反神经支配障碍。如果抑制不足,主动肌收缩的同时拮抗肌也收缩(对抵抗肌抑制不足),即发生痉挛型脑瘫。如抑制过度,主动肌收缩的同时拮抗肌弛缓(对拮抗肌抑制过度),则出现运动过剩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所以健全的相反神经支配是保持正常姿势与运动的基础。上田认为脑瘫就是由于相反神经支配障碍,存在异常兴奋回路所致。上田疗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采用抑制异常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的手法,抑制异常回路,调节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从而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的目的。实践证明,上田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有良好的效果。

    也有作者认为人类在种系发生中存在各种正常姿势运动的核团与神经通路,脑瘫时这些核团与通路发育尚未成熟,上田疗法利用一定手法激活与促通在脊髓与中枢神经系统中潜在的运动核团与神经通路,使患儿恢复正常的姿势与运动。

    上田疗法主要用于治疗痉挛型脑瘫,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治疗效果较差。

    (三)基本手法
    上田疗法的手法,基本上可分为颈部躯干法与四肢法两大类。共有七个类型,以下分别介绍各类型的操作手法:

    1.颈部法
    患儿取仰卧位,训练师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固定肩部,使患儿的头部缓慢地向一侧旋转,当颈部充分回旋后,训练师面对患儿,用另一只手固定患儿颜面侧的肩部,缓慢地向对侧(向头后侧)方向转动,使颈部充分地回旋后,保持3分钟。此法多用于头部向一侧扭转的患儿。





    2.颈、骨盆法
    又称NP法。此法在颈部手法的基础上,另由一位训练师或家长双手同定患儿两侧骨盆,然后慢慢向颜面相反方向旋转骨盆,使患儿从颈椎、胸椎直到腰椎充分旋转,当脊柱充分旋转后,保持3分钟。此法多用于躯干回旋障碍的患儿。





    3.肩、骨盆法
    又称SP法。与颈、骨盆法相似,只不过此法上方固定的不是颈部而是双肩部。患儿仍取仰卧位,一位训练师在患儿头部上方,用双手分别固定患儿的双肩部,然后用一手抬高一侧肩部并向对侧旋转,另一手固定另一侧肩部,同时扶着使上部躯干旋转。然后另一名训练师在患儿下方,双手固定患儿的骨盆部,向与肩部旋转相反方向回旋骨盆,当患儿的胸椎、腰椎充分回旋后,保持3分钟。此法也适用于脊柱回旋功能障碍的患儿。




实际操作的事例,小孩大了以后,大人再给做这样的动作就很费劲了。






    4.上肢法
    上肢法由三种手法组成,患儿仍取仰卧位姿势。
    1)训练师屈曲患儿的手指,形成拇指在内握拳样后紧握,肘屈曲,腕关节内旋尽可能掌屈,肘部按在侧胸部上保持3分钟。

    2)3分钟后,使患儿手指张开,上肢伸展,肘伸展,上臂外旋,腕关节背屈,肩关节外旋、外展90度,然后再使患儿手指屈曲形成紧握的拳头,腕部掌屈,前臂内旋,肘关节屈曲如1)压在侧胸部,如此反复交替15次。

    3)与1)相似。使上肢在屈曲位保持3分钟。以上是上肢法一次治疗的全过程。







    5.下肢法
    也由三种手法组成。
    1)首先使患儿足趾跖屈,踝关节最大程度的跖屈。把足跟向膝关节方向按压,使髋关节、膝关节尽量伸展,此种姿势保持3分钟。


    2)训练师使患儿踝关节背屈,然后再跖屈,如此反复交替进行l 5次,注意踝关节背屈时要与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屈曲同时进行,以不破坏足底弓为原则,足趾充分背屈、内翻。

    3)然后使患儿踝关节跖屈,保持1)的动作3分钟。以上为一次治疗。

给小小孩做的实例:






    6.对角线法
    对角线法是一侧上肢法与另一侧下肢法同时进行的手法。将右上肢与左下肢或左上肢与右下肢互相结合成对角线,交替进行,治疗时上肢伸展,下肢必须屈曲(踝关节背屈),上肢与下肢要求有节奏地运动,一侧为一次治疗,要有两位训练师同时进行。

    7.全四肢法
    全四肢法是两上肢与两下肢同时进行治疗的方法,就是四肢同时进行治疗的方法,需要4名治疗人员,在治疗时上肢与下肢交替运动,要求上肢伸展时下肢进行屈曲的动作,与对角线方法相同,要求一定节奏。

    (四)疗效与应用
    上田疗法的效果表现在多方面,从基本的治疗手法介绍如下:

    1)颈部法的效果及应用。适用于头部不能左、右旋转、只向一侧旋转或颈部肌肉痉挛。临床上多用于全身肌张力增高、非对称性姿势明显、头部向一侧扭转的患儿,经过一定时间治疗后,患儿颈部可达正中位,肌张力明显降低,颈肌痉挛减弱,全身的非对称姿势也明显改善。

    2)颈、骨盆法的效果与应用。颈、骨盆法可改善颈部躯干肌紧张,降低四肢的肌张力。适用于颈立直反射缺无的小儿,当采用该法治疗后,可以较迅速地诱导出颈立直反射,利于躯干的回旋。颈立直反射的出现对翻身动作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过去很多学者用很多方法诱导颈立直反射,效果都不理想,采用了颈部骨盆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曾治疗一个3岁的脑瘫患儿,治疗后始终未见颈立直反射与躯干立直反射出现,经采用此法治疗1.5个月后,出现颈立直反射及躯干立直反射,又经过1个月治疗患儿可以翻身。

    此外该法可以降低四肢肌张力,利于日常动作,利于脊柱的伸展。

    3)肩、骨盆法的效果与应用。肩、骨盆法与颈、骨盆法一样,可降低躯干与四肢的肌张力,特别对下肢肌痉挛更有明显效果,可通过使患儿仰卧位,一侧下肢伸展与床平行,另一侧下肢上举,观察两下肢所成的角度,判定治疗的效果。治疗后角度应加大。

    该法适用于呈兔跳状爬行的脑瘫患儿,可减轻躯干与四肢的肌痉挛,增大下肢的SLR角度,爬行时逐渐出现两下肢的交替运动。坐位更加稳定,可以左右回旋躯干,此法也适用下肢交叉的患者。该法还可纠正脊柱侧弯,使脊柱逐渐恢复对称状态。

    4)上肢法效果与应用。上肢法一次治疗大约需要9分钟,当一次治疗后就可以感觉到肌紧张有所下降,从而对关节的活动非常有利,对手指的伸展、抓物、脱穿衣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促进平衡反射。用于手指不能张开、上肢痉挛的患儿。

    5)下肢法的效果与应用。下肢法一次治疗也需9分钟,可以反复进行多次。下肢法主要可减轻下肢肌痉挛,加大股角,利于膝关节伸展,可纠正尖足、内翻足、外翻足及扁平足,可促进上、下楼梯及跳跃动作的建立,加宽步距、改善步态、利于平衡功能的建立。

    6)对角线法的效果与应用。采用对角线法加大训练量,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且效果好,因为这是一侧上肢法与一侧下肢法效果的叠加,对缓解肌紧张、改善姿势、增加上、下肢的运动协调功能有重要作用。

    7)全四肢法的效果。全四肢法的训练量最大,从四肢到躯干都受到影响,对抑制非对称性姿势,纠正侧弯,加大躯干的回旋功能都有作用,但训练时需要治疗人员多,训练强度大,较小的婴儿难以接受。

    (五)注意事项
    1)做一次上田疗法治疗,肌张力改善时间可持续7~8个小时或数日,如果能坚持每天治疗,则肌张力改善时间会更长,所以做上田疗法治疗需要坚持,时间长效果才明显,才能巩固下去。

    2)结合患儿的临床特点,适当选择不同的上田治疗手法。

    3)各种治疗手法的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可多选用几种同时应用。

    4)上田疗法虽可改善患儿的肌痉挛状态,但不是万能的,结合患儿实际情况综合治疗,效果会更好。

    5)上田疗法手法简单,容易掌握,应培训家长,开展家庭疗育,医院与家庭结合,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6)上田疗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取长补短,可提高治疗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顶 踩
8#
发表于 2012-10-12 20:0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
7#
发表于 2012-10-8 22:40:0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有好多老师在用的。
6#
发表于 2012-10-8 22:36:19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的右手右脚行动不灵便,听说经过半年的上田疗法之后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孩子现在独立行走的很好。不过中国的医院好像不是很喜欢用这个疗法
5#
发表于 2011-7-5 09:39:1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
4#
发表于 2011-7-5 09:17:2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22:44:55 | 只看该作者
本文就是以前馨怡宝贝中的内容,摘自李树春教授的《小儿脑性瘫痪》一书中。

上田法

   上田正是爱知县欠身心障碍儿童疗育中心第二青岛学园园长,小儿整形外科医生,1988年创立了一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新手法一上田法。1988年7月首次在仙台的第13回日本运动疗法学会上发表。1991年召开第一回日本上田法治疗研究会学术会议。

   本法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的疗法,对Bobath法,Vojta法提出质疑,其观点相异。本法对重度脑性瘫痪缓解挛缩,效果特别明显。由于该方法简便,所以适合家庭和社区应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理论观点
   1.对Bobath抑制异常姿势反射、诱发正常的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的治疗方法提出不同看法:①脑性瘫痪的挛缩或过紧张的发生机制,至今虽有不同解释,而实际尚未清楚。③用四肢近位的关键点来控制异常模式效果并不理想,效果只限于治疗师训练时间,对日常生活场面波及不到。③对于是异常的反射性姿势模式导致挛缩,还是由于过紧张而产生了异常姿势模式,他认为挛缩、过紧张是元凶,如足外翻也是因挛缩而产生。因此。他认为解除四肢、躯干的过紧张,异常姿势便会云消雾散。

   2.否认挛缩按头、尾方向发展的说法。认为挛缩是从四肢的末端,即足的拇趾和手的拇指开始向中枢方向进行。他调查了早期确诊的痉挛型脑性瘫痪,3—12个月患儿18名。初诊时母趾挛缩者6名,母趾和足部挛缩者7名,末见有挛缩者5名。经追踪观察为姆趾先出现挛缩,接着为足关节,其中有4名以后涉及股内收肌。余下13名也呈同样模式。他还对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也异常(张力低下,过紧张)患儿作了回顾调查,也发现母长屈肌孪缩有出现和不出现者。出现多在1岁前后,2—3岁时也有出现,张力低下患儿出现挛缩者相当多。挛缩出现较早的患儿以后小腿三头肌也常出现挛缩。因此,他的结论为下肢拇指最早出现挛缩,向中枢扩延。母趾和足关节有同时出现情况,小腿三头肌呈可有可无程度、上肢也确认拇长屈肌挛缩,但不同于下肢,有拇指移至肘的情况,可能因上肢和下肢神经机构不同之缘故。

   3.把四肢木端(拇指、姆趾)挛缩称为末端挛缩。对脑性瘫痪的挛缩最先在母趾出现,大多在生后3—6个月,称为初期末端挛缩。存在足关节部极轻的挛缩,即使目前尚无,早晚也会出现,可以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患儿在1岁前后,或到2—3岁时,四肢末端出现挛缩音,称为后期末端挛缩。挛缩的机制尚不清楚。后期末端挛缩可以使用上田法治疗,以促进恢复正常。

   4.他对解剖学家养老孟司的“中枢是末梢的奴隶”的观点赞同,即没有末梢(手、足)也没有中枢(脑),就像市长和市民的关系那样,市民是主体,末梢也可为主体。一般认为,脑性瘫痪患儿的异常姿势,是受脑的指令致使手足过分紧张而变得强硬。反过来想,也可能是由于末梢(手足)部位的过分紧张而造成了异常姿势。所以去掉手足的过紧张成为先决条件。上田法就是从去掉手足和躯体的过紧张为目的的手法,去掉末梢过紧张,异常姿势自然会消除,而出现小儿自然的运动发育姿势。

二、治疗手技
   上田法由5种基本手技和4种辅助手技组成。作为脑性瘫痪患儿治疗用的手技,目前也逐渐用于成人患者,本文以小儿为主介绍。其体系构成为:
   基本手法
   (1)颈部法
   (2)肩—骨盆法
   (3)肩胛带法
   (4)上肢法
   (5)下肢法
   辅助手法:
   (1)颈部第2法
   (2)骨盆带法
   (3)下肢第2法
   (4)上、下对角线法

(一)颈部法:
   患儿仰卧位,颜面朝向易回旋的方向。颈部回旋到最大位置为止,并保持3mjn(图4—56)。操作时需注意,先做颈易回旋方向一侧。


   1.治疗师的位置:实施右颈部法(右N法)时,治疗师坐在患儿头部后方,左单膝立位。以右手掌置患儿右肩背面并抬举,接着患儿一侧头部、颊、颌都贴在治疗师左手上。治疗师的两下肢支撑两前臂以便于用力和保持稳定,防止手臂疲劳。


   2.操作方法:首先要了解患儿头部易向哪一侧回旋。保持颈椎及胸椎、腰椎直伸。治疗师在以手掌抬举右肩的同时,以左手将颜面向右做最大限度回旋,并保持原样3min。颈部回旋力以肩的抬起为主,颜面的回旋力为辅。右肩以抬起离床面的30°为宜,颈最大回旋度要因人而异,普通以下颌中央部越过肩峰数厘米为好。

   3.注意事项:
  (1)很多患儿对最大限度保持3min表示厌烦,或做不到,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强行。
  (2)对颈部过伸展患儿,应在手掌将颈椎拉直后再做颈回旋。颈过伸展者宜用颈部2法。
  (3)治疗师以手掌贴面时不要压堵患儿耳孔。
  (4)治疗中如发现患儿紫组者,应立即中止治疗。待1—2min口唇颜色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开始。

   4.一般治疗效果
   (1)在向颈部回旋难的方向进行被动回旋,动作变得容易。
   (2)左右方向颈的自动回旋运动变得容易。
   (3)颈部、躯干的肌过紧张降低。
   (4)颈部、躯干的非对称性姿势被矫正。
   (5)上、下肢肌肉的过紧张降低,四肢的自发运动增加。
   (6)胸部、腹部的肌肉活动增强,呼吸功能得到改善。
   (7)口腔周围的肌肉过紧张降低,口腔功能提高。


(二)肩—骨盆法
   患儿取仰卧位。治疗需两人配合操作,以便小儿的躯干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旋,并保持3min。一般要向两个方向进行治疗,总计需6min。
   1.治疗师的位置:首先治疗师左单膝立坐在患儿头后方。左手放在患儿左肩关节部固定,右手托在患儿右肩的背部,向一侧扭转躯干上部。另一治疗师跨过患儿下肢,取右单膝立的坐位。把小儿骨盆轻轻的向逆时针方向回旋,即治疗师的左手从下侧放到骨盆的右侧部,恰如以左手掌接托骨盆样式。患儿居上方的左下肢呈屈曲位,髋关节为90°。居下方的右下肢呈轻度伸展位。治疗师的左肘置大腿部,右上肢贴在其右下腿的内侧部。患儿的颜面可朝向任何方。

   2.操作方法:如图4—57所示。患儿脊柱的回旋主要由骨盆部回旋来带动,由治疗师贴在右侧骨盆的左手和左侧骨盆背面的右手合力而完成。下肢侧的治疗师充分地将骨盆逆时针回旋,患儿的左肩会从床面浮起;头侧的治疗师则用左手抑制左肩抬上,将右肩慢慢地按压在床上。



   3.注意事项:
   (1)回旋时应从容易回旋的方向开始,不可强行。
   (2)不要过急回旋躯干。保持脊柱最大回旋位3min,再逐渐达到。
   (3)在回旋中患儿左肩易抬起,若在开始即强压,患儿会不适应,应在3min治疗中慢慢使之着床。
   (4)可以随治疗进度增加回旋度,治疗开始时不易过度回旋。

   4.一般治疗效果:
   (1)躯干的过紧张肌肉张力降低
   (2)矫正躯干的非对称性姿势。
   (3)矫正骨盆的非对称性姿势。
   (4)促进胸部、腹部的肌肉活动,改善呼吸功能。
   (5)上、下肢的肌肉过紧张降低,增加四肢的自发运动。
   (6)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
   (7)促进平衡功能,保持平衡能力。
   (8)颈立直反应可呈阳性。


(三)肩胛带法
   患儿上肢以图4—58所示姿势,保持3min。此肢位为肩关节轻度外展位、最大内旋位,肘关节轻度屈曲位,前臂呈最大内收位,手关节掌屈位,手指屈曲、拇指屈曲位。患儿取俯卧位。在患儿肩和胸下垫以适度厚的棉垫或塑料垫。此手技可以由两位治疗师左右上肢同时治疗。

   1.治疗师的位置:治疗师坐在和小儿体轴相对直角位,左单膝立坐。

   2.操作方法:患儿左拇指内收,屈指握拳。治疗师的左拇指和小儿指直角相对,示指回绕手背,用中指、无名指、小指夹住患儿前臂的末端部,使其前臂做最大内收动作。
   患儿的肘屈曲成50。—70。角,手掌置于腰部。肩关节轻度外展、肘的内侧面与躯干留空约以拳可放人为度。治疗师的右手的拇指贴在小儿前臂腕骨内侧上踝、第2—4指面向小儿腕关节方向来保持肘与前臂部。治疗师的肘渐移向床和躯干方向,而使肩关节到最大的内旋位。肩关节充分内旋,则肩胛骨的内侧缘会浮出体表面。
   治疗师的右前臂置于其右大腿上,左臂支持左右下肢内侧。



   3.注意事项:
   (1)治疗师的前臂和患儿的前臂要在一条线上。
   (2)开始时不宜快速内旋肩关节,应在3min治疗过程中慢慢地达到最大内旋位。
   (3)握患儿手拳的治疗师的左手要紧压腰部,治疗师的左手不要浮在空中。
   (4)患儿的前臂内收之际,注意手不要向挠侧或尺侧屈曲。
   (5)患儿的前臂内收之际,手拳也要内收,这样要在扭颈腕关节时加力。

  4.一般治疗效果
   (1)肩胛带和上肢全部肌肉的过紧张降低。
   (2)肩胛带和上肢的关节可动域扩大。
   (3)上肢的运动功能快速提高。
   (4)下肢的肌过紧张降低。


(四)上肢法:
   上肢法由三个阶段组成。①屈曲相保持3min。②屈曲相和伸展相的交换运动15—20回。③再保持屈曲相的肢位3min。上肢法亦可同时进行操作。
   1.屈曲相:如图4—59所示。此相的肢位为肩关节中间位,肘关节屈曲位,前臂内收位,腕关节掌屈位,手指屈曲位,拇指内收位。患儿取仰卧位。
   (1)治疗师位置:治疗师左单膝立坐位于小儿侧方。
   (2)操作方法:左侧手握患儿的拳,治疗师的右拇指呈直角贴患儿指上,示指环过手背不使小儿手指伸开,同时使腕关节最大位的掌屈。并用中指、无名指、小指夹住患儿前臂末端部,使前臂为最大限度的内收位。
   治疗师的左拇指贴在患儿前臂部,余手指承受上臂,拾肘部,轻推患儿肘关节部到患儿的躯干。此时患儿肘的位置在体侧面的中央部。肘关节要尽可能地深屈曲。肩关节以在解剖学中间位为宜。
   (3)注意事项:
   1)患儿前臂内收时,腕关节不屈向挠侧或尺侧。
   2)患儿内收前臂之时,拳也要内收。这样要加强扭颈的力量。
   3)肘关节的屈曲不应过分。



2.屈曲相向伸展相移行:
   (1)治疗师的位置:治疗师从屈曲相的位置外展右髋关节,向外侧伸腿。
   (2)操作方法:握患儿拳的治疗师的右手离开,腕关节伸展,同时轻轻伸展屈位的患儿手指。承托着肘的治疗师左手也从肘离开,触模着患儿前臂部至手,与患儿合掌,治疗师的左拇指放在患儿腕关节的上面。患儿的左手一碰到治疗师的左手,治疗师的右手即向患儿前臂伸去,右手的拇指放在其前臂的前面,中指贴在肘头部。治疗师主要以右手力量,一边伸展肘一边使肩关节外展、外旋,以及使前臂外展。其后治疗师的左手腕关节背屈、手指外旋和伸展。特别以治疗师的无名指、小指尖贴在小儿拇指上,使之充分外旋、伸展。

3.伸展相:此肢位为肩关节外展、外旋、伸展位,腕关节背屈,手指和拇指外展、伸展位。

4.伸展相向屈曲相的移行:首先,治疗师的左手中、无名指、小指离开患儿手,各指贴于患儿的拇指背面,一面内收,一面掌屈腕关节。再以治疗师的右手自患儿前臂滑向手,届曲小儿指曲握拳。治疗师左手移动到肘,恢复到屈曲相。
上肢法的一般治疗效果如下:①上肢整体的肌过紧张降低。②肘关节的屈肌和伸肌的过紧张降低。③上肢的关节可动域扩大。④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⑤上肢的异常姿位、变形被矫正。


(五)下肢法
   下肢法也和上肢法一样由三阶段组成。①伸展相的肢位保持3min。⑦伸展相和屈曲相交互运动15—20回。②再保持伸展相肤位3min。下肢法要求左右对称的肢位同时实施。如需两下肢同时治疗时、要用下肢第2法。



   1.伸展相:如图4—60的肢位,髋关节轻度屈曲、内旋位,膝关节轻度屈曲位,足关节骶屈位、姆趾屈曲位。以左下肢为例说明如下。
   (1)治疗师的位置:治疗师以左单膝立位坐在患儿左下肢的外后方。
   (2)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先轻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治疗师右手的拇指和示指间托住患儿足跟。即右拇指贴在外踝中央部,右示指放在内踝中央部,治疗师的左手以拇指和示指从侧面来保持足前部,以中指和无名指按住母趾的末端。这样治疗师用双手将患儿的左跟骨向患儿左膝关节方向抬举,母趾深度屈曲。
   (3)伸展相向屈曲相的移行:
   操作方法:治疗师的左手松开患儿的前足部和母趾,以拇指直贴住患儿的拇趾丘,其他指放置足的背部。保持足跟底部的治疗师右手移动到足跟后面。
   治疗师的左手内收足关节后,一边将母趾向膝关节的内侧方伸展一边背屈足关节。治疗师的右手紧握跟骨将其下拉,充分伸长跟腱而使足关节背屈。
   随着足关节背屈、并使髋关节、膝关节深度屈曲。应注意在足关节背屈前,一定要使足关节内翻。
   (3)屈曲相;此肢位为髋关节屈曲位、膝关节屈曲位,足关节内翻、背屈位,母趾伸展位。
   (4)屈曲相向伸展相移行:拉下跟骨的右手移到跟骨的底部,左手放开姆趾直从背面抓握前足部,使足关节跖屈。髋关节、膝关节逐渐伸展恢复为伸展相。
   下肢法的一般治疗效果:①下肢肌的整体过紧张低下。②下肢关节的可动域治疗后立即扩大。③下肢运动功能急剧提高。④矫正下肢异常姿位、变形。


(六)辅助手技
   1.颈部第2法:患儿取俯卧位。患儿取颈椎最大限度的伸展位,并保持3min。
   (1)操作方法:治疗师以右手拇指和示指之间按托患儿下颌,将颌向上方抬起逐渐使颈椎过伸展。左手的拇指和其他手指抓扶后头部,保持和控制头不向左右侧运动。治疗师以左手腕轻压其胸椎上部,以使颈椎的过伸展时不妨碍这部分上抬。
   (2)一般治疗效果:
   1)减轻颈的过伸展、颈容易向前方屈曲。
   2)身体后弯和角弓反张减轻。
   3)颈容易左右回旋。
   4)肩关节容易屈曲、内收。
   5)促进腹肌的活动、改善呼吸功能。
   6)口腔周围肌的过紧张降低,提高口腔功能。

   2.骨盆带法: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在骨盆的右侧方,右单膝立坐位。患儿的髋关节最大限度的内旋位,并保持3min。
   (1)操作方法:先将患儿右下肢的髋关节屈曲90o,膝关节深度屈曲,接着治疗师的两手紧握住患儿的股骨内、外踝部。两手用力慢慢地按顺时针方向回旋大腿,达到髋关节最大的内旋位。此时,髋关节处于内外展的中间位。
   (2)骨盆带法一般治疗效果:①髋关节周围肌的过紧张低下。⑦施行后即可增加髋关节的可动域。

   3.下肢第2法:下肢第2法和下肢法一样由三阶段组成。①保持右下肢下肢法伸展相,左下肢屈曲相肢位3min。②右下肢的屈曲相,左下肢的伸展相保持3min。⑦一侧单腿伸展相时一定要另外一侧脚呈屈曲相,两足同时交互运动0—20次。

   4.上、下肢对角线法:在上肢和下肢可同时治疗的场合,以运用上肢、下肢对角线法为好。患儿的右手和左足,或左手和右足同时治疗。对四肢均需治疗的小儿使用本法,优点是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其治疗手法,可以用上述的上肢法加上下肢法即可。

   上肢、下肢对角线法也是三部分组成:①右上肢屈曲相、左下肢伸展相保持3min。②接着右上肢和左下肢,同时以屈曲相和伸展相交互运动做0—20次,③再以右上肢的屈曲相和左下肢的伸展相肢位保持3min。

   患儿取仰卧位,由两名治疗师进行。右上肢治疗的治疗师在小儿右侧方,左单膝立坐位。左下肢治疗的治疗师坐在小儿的左下外后侧方,左单膝立坐。按上述上、下肢法要领操作。只是上肢和下肢交互运动要同步合拍进行。即上肢向伸展相变移时,下肢应进入屈曲相。

   操作中要注意:①为了使上肢与下肢交互运动节律合拍,2名治疗师可以出声喊数来进行。②对上、下肢交互做、同时做的办法不合作患儿,可以把上肢和下肢交互运动分别施行,如先做上肢交互运动,再随即做下肢交互运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22:34:18 | 只看该作者
上田法的做法,按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归为两种:

一种是拧毛巾的方法,就是头部或肩部向一个方向转,髋部向相反方向转,把人拧一拧,他身上的张力就会下来一些。当然对于小小孩来说操作要注意力度,别拧伤了,大家要操作最好还是跟医生学学。这里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一切后果自负。

另一种就是反作用的原理。你不是喜欢拇指内收,上臂内旋、上举吗?那我来帮你这样,我不仅要帮你这么做,还要外加一个力量,紧紧给你压住,还要保持3分钟,人都是有反抗心理的,你帮他内收内旋上肢,当你放松后,他反而会出现外展放松的动作,这就是反作用的原理。

下肢也一样,你帮他尖足,拇指内收,并紧紧压住,3分钟后一放松,他自己就做出背曲的动作了。

这就是上田法的两类方法,粗浅认识欢迎批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11-1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