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是一条特别的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8 15:5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个特殊儿童的降临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都是巨大的。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了从无助绝望到无奈接受的过程。即使在感觉自我状态已经调整的不错的日子里,突然之间袭上心头的恐慌感也常常会另我们感到压抑和沮丧。我们变得敏感、自卑、焦虑、暴躁,我们痛恨别人肆无忌惮或充满怜悯的目光。我们感到即使已经很努力,生活仍无法回到完全正常的轨道上来,未来变得没有方向。
    在这个时候,你是否想过去寻求一些心理方面的帮助。
    任何人,无论他多么强大,在经历了一些不幸之后内心都会留下一些阴影。它们就像心灵的旧伤口,你可以把它藏得很深,深到连你自己都忘记把它藏在了哪里,但它终将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毫无征兆的隐隐作痛,将你拉回到痛苦的深渊。
    逃避没有用,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想办法和内心那个受伤的自我和解,才能渐渐地摆脱它消除它。
    我们的孩子,由于肢体或智力存在一些障碍,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将困难重重,他们的幼小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呵护。而一个焦虑的母亲或者一个暴躁的父亲,无疑只会成为众多障碍之一。如果我们自己处于一种完全失控的情绪状态下,如何能用温和关爱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孩子。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面对无止境的训练和歇斯底里的训斥,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之后,童年的阴影将会伴随他一生。也许有一天他幸运地回归到了正常孩子的队伍中,但他将终生与内心的不安全感进行斗争,将精力消耗在于与自我的战争中。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生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的人生更完整更美好,所以我们决定孕育一个生命。即使这个小生命天生带有某种残缺,我们也不该忘记我们的初衷。同样是通往天堂的路,只是我们的小天使引领我们走了特别的一条。虽然更崎岖更坎坷,我们却也因此看到了更加美好的风景。
    人生只是一场经历。
    我们只是走在一条特别的路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2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23:07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灵,时常与自我对话,倾听他的需求,努力保持身心的和谐与统一。尤其是我们这些特殊孩子的家长,更应该自觉的寻找方法来治愈自己内心的伤痛。同时掌握更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我们的孩子只是身体或者智力与异于常人,但他作为一个人类个体,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却和所有人类个体一样,他们也追求快乐感、幸福感、成就感、满足感。我们应该利用他们的这些本能感觉去加以引导,帮助其各方面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训练方法和治疗效果。
    很想在我们河南郑州搞一场公益讲座,专门针对特殊儿童家长进行心理辅导。现在有一个资深的高级心理咨询师愿意支持这项活动,但她很少接触特殊儿童家长,对他们的心理需求并不是十分了解。大家都给点建议吧,从形式到内容都行。如果这个活动成功,我希望能一直搞下去,让更多的家长能走出心理阴影,活的更加轻松和自由,也希望每个特殊孩子的心理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
3#
发表于 2010-10-8 16:24:5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赞一个。。。
4#
发表于 2010-10-8 16:56:43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可以全国巡讲就更好了
但是最终要走出心里的阴影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长自我调节的
我也努力的调整自己,自认为已经不错了但时常也会突然难过的想哭
5#
发表于 2010-10-8 17:01:56 | 只看该作者
很难啊,每个患儿的病情都不同,家长也是一样的,真希望广大社民看特殊孩子就像看正常孩子一样,不要太多好奇和怜悯。
6#
发表于 2010-10-8 17:16:4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不仅仅是为了孩子。夫妻矛盾等等都让人觉得身心俱疲。
已经很久没有完完全全,单单纯纯的开心过了。
真希望找个好的心理医生,哪怕是个生活阅历丰富的长者好好谈一谈。
7#
发表于 2010-10-8 18:05:51 | 只看该作者
文笔真好和小三妈妈一样,写出了我们大家的心声。
8#
发表于 2010-10-9 13:14:53 | 只看该作者
坚决支持,我们现在就在郑州训练。这几年我一直处在崩溃的边缘,异常敏感。
9#
发表于 2010-10-10 00:00:26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接二连三的打击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暴躁了,总是动不动的打孩子,之后又后悔,我们只是把最不愿意面对的东西放在了心底最深处,虽然深,还是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我们脆弱并坚强着。。。
10#
发表于 2010-10-10 10:24:37 | 只看该作者
顶贴!
我们家长的心理或者说心态非常重要,是整天抱怨,唉声叹气,心情急躁,还是多点笑容,多点鼓励,心平气和,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别看孩子小,他什么都明白也都能感受到,他甚至能从家长身上感受到自己是什么状态的,如果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前者,那么孩子从内心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表现不好,久而久之会沉淀自卑感;如果是后者,孩子会在一个健康的氛围下成长,他的自信心也会慢慢建立起来。
试着从我们的角度想想,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认为自己完成不了,那结果完成不了的可能性会更大,你觉得自己一定行,那么这件事你已经完成了一半。其实孩子也是一样。
总之一句话,家长的心态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所以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有兴趣的爸爸妈妈共同探讨。
11#
发表于 2010-10-10 19:57:48 | 只看该作者
说出了我们的心声,现在的我就是这样,心里焦虑不止,又没有诉说的对象,心情时好时坏,有的时候自己都没办法控制住情绪,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抱着孩子痛哭流涕,我想我不累死,也得忧郁而死,主要是心太累了,我想我们家长的心情都是一致的,不是经常说家长要做到心里健康,说着容易做到就难,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不可能做到心里健康,目前我就没办法,两年了什么时候才到到头,谁也不知道,还是共同努力吧!
12#
发表于 2010-10-10 20:42:25 | 只看该作者
一样的心情,感觉好累
13#
发表于 2010-10-11 00:41:41 | 只看该作者
在孩子确诊后,很多家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对孩子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康复训练,而较少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认为孩子还小身体和智力的康复处于黄金时间,无暇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这些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忽视,以及家庭的氛围的压抑,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留下了隐患甚至灾难。

在一家医院康复一段后,和一个医生(她也是一位特殊孩子的妈妈)熟悉起来,她跟我谈起了特殊孩子和父母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很多很多的父母是不接受特殊孩子,至少在内心是不接受孩子的特殊性,她说你看到孩子父母有笑容吗?有快乐吗?心里是不是总在和别的孩子相比?别看孩子小,能很敏感感知父母的焦炉和紧张。

从此,我康复观念有所改变,孩子在身体康复的同时,同样更需要快乐、需要被接受,需要有个心理安全的港湾,需要一个向往的家庭氛围。心理的健康比身体健康同样的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孩子快乐了,对智力和身体是很好的促进。我的孩子现在很快乐,很阳光。

我在寻找一种快乐的康复方式!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02:03:4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即使没有孩子,我们也都会有一些自我不接纳的情况。我以前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内心脆弱、好胜、孤僻、清高,却总是只关注自己的短处别人的长处,自然会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常常自卑和失落。孩子的到来把这个问题给无限放大了摆在我面前,似乎是一场考验,让我无法再去逃避。最近我看着我的儿子,总觉他其实就是那个内在的不愿接受的自我蹦出来要惩罚我。接纳其实真的很不容易,我曾做过无数次的尝试。但我仍然期望自己有一天能达到理想中的完全接纳的状态,这样也许就能和孩子和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和解。
15#
发表于 2010-10-11 14:54:0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生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的人生更完整更美好,所以我们决定孕育一个生命。即使这个小生命天生带有某种残缺,我们也不该忘记我们的初衷。同样是通往天堂的路,只是我们的小天使引领我们走了特别的一条。虽然更崎岖更坎坷,我们却也因此看到了更加美好的风景。

这一段很好!
生活是由生到死的那条路,路很很多种形式,我们的路比较特别,但是应该也不乏精彩,让我们一起好好的生活!
16#
匿名  发表于 2010-10-11 22:00:03
其实我们好说,关键是忧心孩子的路...
-溪妈
17#
发表于 2010-10-11 22:41:23 | 只看该作者
81BABY的话很赞同
18#
匿名  发表于 2010-10-13 17:17:29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不知道怎么办.无数的泪水流过。不知道怎么办。。。太难了。真的觉得太难了。
19#
发表于 2010-10-15 00:00:14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先!
我也是在康复的时候看见一个很年轻的妈妈,她告诉我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带给他快乐,这之后我变得快乐了许多,也让孩子变得快乐了。尽管我们脆弱,但我们一定要记得微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12-26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