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进步只能让我满足几天,兴奋劲过了,就会迎来情绪低落期,再接着一点点调整 悲观的情绪,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最大调动自己的积极心。以下是转的资料。关于语言方面的。
脑瘫儿童多伴有全身、躯干或肢体运动障碍,这种障碍会影响到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脑瘫儿童的口唇、舌、下颌、软腭、鼻咽等构音器官运动障碍,会直接影响到言语的清晰度。其异常表现为:①不随意的下颌上抬运动、口唇运动、张口、伸舌等所致言语清晰度低下。②不能进行口唇开合,撅嘴,龇牙等交替运动或运动范围受限,速度低下等所致言语清晰度低下。③舌运动能力低下,或有不随意运动所致构音运动的准确性障碍所致言语清晰度低下。④下颌开合困难,轮替运动速度低下所致言语速度缓慢,清晰度低下。⑤可见鼻咽腔闭锁功能不全所致鼻音过重。
脑瘫患儿的构音治疗,只注意其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构音训练等方面,还是不够全面的。语言治疗师必须重视患儿的全身状态,因为构音器官的运动受全身状态的影响。只有全身状态趋于正常,下颌、口唇、舌才能正常运动,患儿才能正常发音。所以把构音训练分为基础训练和构音言语训练。
(一)基础训练
脑瘫患儿对反射抑制姿势适应后,肌张力会渐渐地接近正常,为此,语言治疗师首先必须将与构音密切相关的异常反射姿势予以抑制。为了有效地抑制异常反射姿势,必须从头、颈、肩等大运动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口唇、舌等精细运动过渡。
方法一:让患儿躺在床上,语言治疗师协助患儿将髋关节、膝部、脊柱、肩屈曲,头后仰;方法二:让患儿躺在床上语言治疗师协助患儿将膝关节屈曲下垂于床边,髋关节与脊柱伸展,头向前屈曲,肩放平;方法三:在患儿的后面将患儿抱起,令患儿坐在语言治疗师(跪姿)的腿上,然后轻轻地转动患儿的躯干、骨盆,以缓解患儿躯干、骨盆的紧张度,然后将患儿双手放到前面桌面或训练台上,双脚在地上放平。
另外介绍一种能抑制异常反射姿势、能降低肌张力的轮椅。此轮椅适合于训练用,轮椅上有活动头颈靠背,能根据患儿的需要调整头颈姿位;轮椅两边没有躯干垫,根据患儿需要可调松紧以固定躯干;椅面中间有一防止下滑垫,其作用一方面防止下滑,另一方面将患儿两腿分开,对降低肌张力有一定好处;脚下设有踏板,此踏板可升可降,可根据患儿需要上下移动,以利脚面能自然平稳地放在踏板上,以降低全身肌张力;在轮椅上设有一活动的桌面板,患儿可将双上肢放到上面,可以在降低肌张力及抑制异常姿势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操作、进食等。
(二)言语训练
1.构音器官运动训练
(1)深呼吸及吸气的控制训练:①将口鼻同时堵住,屏住呼吸,在一定时间后急速放开,从而促进深呼吸;②让患儿取仰卧位,膝关节和髋关节同时屈曲,用大腿的前部压迫腹部,然后迅速伸展下肢,使腹部的压迫迅速解除,从而促进深呼吸;③对有一定理解能力年龄偏大的患儿,可以给予口头指示“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去”;④如果患儿呼气时间短而且弱,可采取卧位,帮助进行双臂外展和扩胸运动的训练,也可在呼吸末向前下方轻轻按压腹部来延长呼气的时间和增加呼气的力量,也可以用吹口琴、吸管、吹肥皂泡等来进行训练。
(2)改善下颌及口唇的控制:下颌控制不良口唇就难以闭合,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脑瘫患儿流涎的原因,以致无法构音。①用冰块对口唇及舌进行冷刺激;用刷子快速地(5次/秒)进行刺激,刷的部位是口周、口唇、下颌内侧。诱发下颌反射,促进下颌上抬,口唇闭合。②颌抬高:尽可能大地张嘴,使下颌下降,然后再闭口。以后加快速度,但需要保持上下颌最大的运动范围;下颌前伸,缓慢地由一侧向另一侧移动。③唇闭合、唇角外展:双唇尽量向前撅起(发u音位置),然后尽量向后收拢(发i音位置)。逐渐增加轮替运动的速度,保持最大的运动范围。双唇闭紧夹住压舌板,增加唇闭合力量,治疗师可向外拉压舌板。鼓腮数秒,然后突然吹气,有助于发爆破音。
(3)改善舌的控制:如果孩子下颌的随意运动得到控制,就可以说已进入了神经肌肉的发育阶段,虽然这时还需要对舌的控制训练,对于脑瘫患儿能够正确掌握舌的运动功能是非常难的,有很多是完全不可能,但对于有很大潜力的比较轻的脑瘫患儿来说,这种促进运动是非常必要的,舌的控制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1阶段:舌和下颌的协调,也就是咀嚼运动以及舌和口唇的协调性。可以利用吸管来加以促进。
第2阶段:治疗师让患儿的口稍稍张开,并保持下颌的这一位置,上舌尖向前齿方向运动,当出现所希望的动作时,治疗师可以逐渐减少对下颌的支持,向能够自我控制方向过渡。
第3阶段:将海绵、软木塞等放入患者口中,让其舌按前后、左右等指定方向移动,为防止误咽,可在后面用线系上,也可以用棉签和糖等,放在口内或口边,用舌来舔等。
还可以利用抵抗运动法,让其舌进行随意运动,并另给以抵抗,这样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最大限度活化神经肌肉功能。如舌尖上抬时,治疗师可以用压舌板向下压其舌尖,命令其舌尖抵抗,以达到上抬的目的;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此法促进下颌的开闭等运动。
2.构音训练 构音训练是按照构音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正确构音训练。最好是利用现在所能发出的音进行。先由容易的音开始(双唇音),然后向较难的音(软腭音、齿音、舌齿音等)方向进展。训练是先由单音节——单词——句子——短文的顺序进行的,在发各种音时姿势非常重要。
(1)双唇音[Pl.[b]、[m]、[W]:采取的姿势是仰卧位的反射抑制姿势,治疗师用手指轻轻地闭合其口唇,鼓励患儿模仿其发音。
(2)软腭音[k]、[g]、[h]:可以采取仰卧位,两腿向胸部屈曲,头向后仰的姿势或坐在台子上躯干后倾,双手放在躯干的两侧,头向后倾的姿势。在这种姿势下,将手指轻轻压迫其下颌(相当于舌根部,在手指离开的同时发声。治疗时,发目的音让患儿听以增强其听觉刺激。
(3)齿音、舌齿音[t].[d]、[Sl.[n].[Z]:采取双腿下垂,两手臂支持躯干,头向前屈的姿势,或是在仰卧位的情况下双腿垂下,治疗师支持患者的头向前屈的姿势,可以在俯卧位的情况,双肘支撑躯干,使头向前屈或保持平直的姿势。在保持以上姿势的同时使头前屈,被动地使其下颌由下向上推压,让患者模仿治疗师发t、b的音。如果患者能够按自己方式发目的音的话。
3.韵律训练 由于运动障碍,很多患儿的语言表达缺乏抑扬顿挫及重音变化,而表现出音调单一、音量单一以及节律的异常。可用电子琴等乐器让患儿随音的变化训练音调和音量。也可以用“可视语音训练器( Visi-Pitch)来训练,现国内已生产类似产品并配有软件,使患儿在玩的过程中进行韵律的训练。带有音量控制开关的声控玩具用做训练也很有效,特别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对节律的训练,可以用节拍器,设定不同的节律和速度,患儿随节奏纠正节律异常。
(三)其他相关训练
1.摄食训练 摄食功能与说话的关系+分密切。下颌、口唇、舌、软腭等发音说话器官,本身又担负着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进食功能,两者同时需要这些器官的协同运动。为进食而获得的下颌、口唇、舌、软腭的协调运动是发音说话所必需的更复杂的协调运动的基础。也可以说,如果进食功能发育不充分的话,那么发音说话时,复杂而敏捷的运动功能的发音是不可能的。因此,建立正确的早期进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脑瘫儿童的进食功能发育较正常儿童要延迟,并常常伴有下颌口唇、舌、软腭异常,其主要表现为:
(1)突然、不自主地伸吐、回缩舌头及不自主地作侧向运动;
(2)下额运动稳定性低下;
(3)颈部过度后伸,前屈或侧伸;甚至有扭转;
(4)咬肌强力收缩,牙关紧闭;少数患儿有磨牙症;
(5)口腔敏感,觅食反射、呕吐反射残存;
(6)可有无效的、不协调的吞咽和缺乏口唇关闭的同步动作;
(7)软腭运动功能低下等。
脑瘫痪患儿的进食障碍,一方面是由于口腔诸器官的协调运动功能障碍而导致咀嚼、吞咽等困难;而另一方面,由于脑瘫患儿残留的原始反射妨碍患儿的随意运动,使头颈部,躯干运动控制不良,其稳定性较差,手眼协调性差等多种原因所致。因此,为使进食训练能顺利地进行,必须让患儿采取抑制原始反射的姿势。抑制原始反射的姿势是让患儿髋关节屈曲90度,骨盆与脊柱的位置保持正常状态。缓慢的活动头部,降低颈部的紧张性,从而使头部能稳定在身体正中位置。进食训练时,根据摄食功能障碍的程度选择食物。为了抑制原始反射运动的随意性,食物的内容必须适合口腔器官的发育,顺序从糊状——软食——固体食物——正常食物。在训练进食糊状食物和软食时,最好采取抱姿。脑瘫患儿的进食训练,要在口、鼻呼吸分离的情况下进行。另外脑瘫儿童还存在口腔器官的原始反射,咬合反射、吸吮反射、呕吐反射等,以及口腔及口腔周围存在敏感性。因此,在进食训练之前必须对口腔器官进行“脱敏”训练。
2.口腔知觉训练 脑瘫患儿多数都有颜面及口腔内触觉异常敏感,因此特别反感接触这些部位。有的患儿甚至会出现全身性紧张、痉挛性反应。正常儿童发育阶段,特别喜欢将手里的东西放在口内来感知物体形状等,促进口腔的知觉,但脑瘫患儿由于敏感及运动障碍,缺乏这种经验。对口内物体形状的辨别能力,与构音能力关系密切,因此语言治疗师在训练时,要尽量使用各种各样形状、较硬物体等对其口腔及舌进行刺激,以改善口腔内的知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