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26 22:23:33
|
只看该作者
Vojta治疗手法
vojta治疗法包括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种移动运动。这两种移动运动是人类系统发生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全身移动形式。在治疗时为了激活这种功能,Vojta利用一定的出发姿势,一定的诱发方法,在患儿身体上一定部位的诱发带上给予刺激,诱导出移动运动,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种移动运动。
第一节、 反射性俯爬(R—K)
反射性俯爬(R—K),是在俯卧位姿势下,促进头部回旋,上抬、肘支撑、手支撑、膝支撑等机能,以及促进爬行移动的刺激手法。
(一)出发姿势
小儿取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旋转30°,头略前屈,前额抵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
颜面侧上肢:肩关节外旋上举110°-135°。
肘关节屈曲40°,手在肩的延长线上,手指半张开。
后头侧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位于躯干一侧。肘关节伸展,前臂内旋。手指呈自然地半伸展状态。
颜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30°,膝关节屈曲40°,踝关节,取中间位,足跟在坐骨结节的延长线上,见图21—l7。
图21—17反射性俯爬出发姿势
(二)诱发带
1.主诱发带分布在四肢远位端。
(1)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上髁:向肩胛骨的内侧、背侧、尾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
(2)颜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向股骨方向的内侧,背侧进行压迫刺激。
(3)后头侧上肢前臂桡骨茎突上lcm处:向外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与上肢外展、前臂移动相对抗。
(4)后头侧下肢跟骨;向膝关节方向的内侧、腹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
2.辅助诱发带 分布在躯干伸肌群部位,共有5处,使用辅助诱发带的目的:①促进肌肉收缩活动增加;②对移动运动给予抵抗,调节运动方向,加强肌肉持续性收缩,在利用主诱发带刺激后出现反应时,才可以使用辅助诱发带。
(1)肩胛骨内缘下1/3处:向颜面侧肘关节方向的头侧、外侧、腹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使内收肌伸展,肩胛骨内收。
(2)颜面侧髂前上棘:向内侧、背侧、尾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使腹斜肌收缩,下肢屈曲。
(3)后头侧臀中肌处:向颜面侧膝关节内侧,腹侧,尾侧三个方向给予压迫刺激,利于臀中肌收缩,髋关节内收、外展。
(4)后头侧肩峰:向内侧、背侧、尾侧给予抵抗,使胸大肌伸展。
(5)后头侧肩胛骨下角下7-8肋间;向颜面侧肘关节内侧、腹侧,头侧给予压迫刺激,使肋间肌与横膈伸展。主、辅助诱发带部位见图21—18。
辅助诱发● 主诱发带→
圈21—18 反射性俯爬诱发带
(三)诱发反应
1.颜面侧上肢的反应
肩关节:可使肩胛骨内收固定。由于斜方肌下部及前锯肌、菱形肌收缩,使肩胛固定、肩关节上抬、内收、外展或呈中间位,肩关节向后移位。由于三角肌后头,肱二头肌、大圆肌、背阔肌收缩,使肩关节向后移动。由于胸大肌、喙肱肌,肩胛下肌等肩胛带内收肌的收缩,使肩胛提高,肩关节抬高。使肩胛内旋、外旋动作协调,由于冈上肌与冈下肌收缩使肩关节内旋、外旋的动作保持协调状态。三角肌、肱二头肌收缩,使肩关节稳定。
肘关节:由于肘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肱肌)收缩,使肘关节屈曲,并保持中间位置。
前臂内旋:腕关节掌屈、背屈,由于前臂肌肉协调性收缩所致。
拇指外展:由于手部肌肉、骨间肌、屈指深肌、屈指浅肌的收缩,使拇指外展。
2. 后头侧上肢的反应
肩胛水平位前举:这是由于斜方肌上都、三角肌肩峰部与前锯肌收缩所致,并产生了固定作用。
肩关节外展外旋上举:由于三角肌锁骨部、胸小肌及冈下肌的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外旋并上举。
肘关节屈曲:由于肘关节屈肌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逐渐屈曲,最大可达90°的屈曲状态。
腕关节:由于腕部手指关节肌肉的协调作用,出现掌屈、背屈、小指伸展、拇指外展的动作,最大可背屈90°。
总之后头侧上肢的反应是:从出发姿势开始,手背贴床,逐渐改变角度,向头部移动, 经过腋下,手掌贴床,拇指外展,手指张开,出现支撑上部躯干的动作,由于诱发了肩关节 与肘关节的运动,出现上肢向前方移动的运动。
3.颜面侧下肢的反应 髋关节外展外旋屈曲90°,这是由于刺激股骨内侧髁,使髋关节屈曲运动加强,形成外展外旋状态。
膝关节屈曲:由于大腿后侧肌群作用,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及腓肠肌的作用,使膝关节屈曲,起支撑作用。
骨盆抬高:由膝关节的支撑作用,大腿内收而使骨盆抬高。
踝关节背屈:由于胫前肌、小腿三头肌、胫后肌互相协调作用,使踝关节背屈。
颜面侧下肢的反应是:从出发姿势下肢的半屈曲状态开始,由于刺激与压迫了同侧股骨内侧髁,反射性引起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及外展,以及使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使膝关节向腹部靠近,骨盆抬高,用膝关节支撑,踝关节背屈,为移动运动的起立机能、相运动与调节机能建立了基础,这种移动运动,可由于对跟骨刺激而诱发形成条件反射 后,一刺激立刻就出现反应,与逃避反射相似。
4.后头侧下肢的反应 后头侧下肢出现的反应。在新生儿阶段就是一种踢蹬动作,后头侧下肢的反应是一种局部反应,远隔反应难以引出。其主要反应为:由出发姿势的下肢屈 曲开始,受刺激后,髋关节、膝关节出现伸展动作,表现为训练师按压的足跟出现伸展动作,用脚蹬床面向前移动,与颜面侧下肢发生交互运动,形成俯爬移动运动。
5.头颈部反应及其他反应 在颈部给予刺激,与四肢的主诱发带刺激共同引起颈肌反应,从头部向一侧回旋的出发姿势开始,逐渐变成中间位,然后向对侧旋转,由于对这种旋转给予了一定的抵抗刺激,所以头部出现上举动作,如果继续给予抵抗时,头部可保持一定姿势,促进颈部伸肌群持续收缩,头上举。
伴随头部旋转,上举,脊柱也发生旋转动作,出现颜面侧脊柱短缩,这是由于腰方肌、 背阔肌收缩的结果,由于腹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常常出现排尿与排便。
四、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标准反应模式
在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上的压迫抵抗刺激,出现的反应是典型的爬行动作。由出发姿势开始,颜面侧的上肢,由于肩胛内收,肩关节向后移位,因而肩关节后伸并抬高。后头侧的上肢,因斜方肌上部、三角肌与前锯肌作用,肩胛在水平位出现上举,使后头侧上肢向 前、小指伸展、拇指外展,形成向前的移动运动。
后头侧下肢伸展,使头向另一侧旋转,颜面侧下肢屈髋、屈膝90°、骨盆抬高,下肢向前移动。这种颜面侧上肢向后,后头侧上肢向前,头向对侧旋转。颜面侧下肢屈曲,后头侧下肢伸展的移动运动反复规律出现,这就是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标准的反应模式(图21—19)。通过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的反复刺激,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诱导出这种反应,赋活人类在种系发生中早就存在的移动潜能。
(五)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的其他类型
诱发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的方法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R—K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1.R—K1法 该法的出发姿势与R—K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主诱发带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上髁、后头侧跟骨,辅助诱发带选用肩胛骨下角或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等三个以上的诱发带,由二位训练师完成。注意当肩胛局部呈内收、抬高,颜面侧上肢向后移动,训练师一定要固定好肱骨内上髁,并以此为支点,促进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由向心性收缩向离心性收缩转变,以促进移动运动的进行,这时颜面侧下肢也出现屈曲伸展反复进行移动运动。
2.R—K2法 该法也是在R—K法的基础上为了不同的治疗目的变化的方法,共有以下两种方法:
(1)R—K2 A法:用于上半身障碍严重的患者,如上肢不能支撑、头部不能上抬,颈部不能竖直的患者。
出发姿势:患者俯卧于治疗台一端,两下肢从髋关节处游离在治疗台下方,头部向一侧旋转30°,前额抵床,颜面侧上肢外旋上举,肘关节屈曲与R—K相同。
主诱带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上髁,辅助诱发带选用后头侧肩胛内侧缘下1/3,或者后头侧髂前上棘处,反应与R—K相同(图21—20)。
(2)R—K2 B法:本法适用于下半身重于上半身的患者,如下肢硬性伸展,交互性屈曲伸展困难的患者,或者骨盆抬高困难,膝关节支持机能障碍时利用。
出发姿势:除颜面侧下肢,屈曲于患者腹部下方之外,其他与R—K相同。
主诱发带:颜面侧肱骨内上髁,后头侧跟骨。
辅助诱发带:后头侧臀中肌、髂前上棘、诱发下肢屈曲、抬高骨盆。
在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障碍情况和治疗目的选择主、辅诱发带,如为促进肩胛带与骨盆抬高,可选用肱骨内上髁;为促进肘、膝支撑可选用颜面侧臀中肌;为促进骨盆上抬可选用髂前上棘;为促进下肢交互运动,可选用跟骨、股骨内侧踝(图21—21)。
(3)R—K变法:R—K变法,简称E—Po。R—K变法与R—K法的不同之处是出发姿势的区别,故又称位置变法。
出发姿势:头部、上肢与R—K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是双下肢屈曲于腹部下方,俯卧于治疗台上、足背距治疗台一端之外2cm。
主诱发带:颜面侧肱骨内上髁。
辅助诱发带:后头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或髂前上棘处。
图21—20 反射性俯爬R-K2 A法
图21-21 反射性俯爬R-K2 B法
此法适用于较大患者,躯干调节能力差,骨盆抬高困难,膝支撑障碍,下肢硬性伸展,或交互运动障碍的患者,此法可促进抗重力伸展,促进下肢的支撑及爬行移动的起立,促进 踝关节背屈,纠正失足及拇指内收(图21—22)。
第二节、反射性翻身(R—U)
(一)出发姿势
患者仰卧,头部正中或向一侧旋转30°,颈部伸展、头部略前屈,颜面侧上肢伸展、后头侧上肢屈曲,或者两侧上肢呈自由伸展姿势。两侧下肢轻度外展,外旋、髋关节与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头部、颈部、躯干成一条直线。
(二)诱发带
1.主诱发带 在颜面侧胸部、乳线(锁骨中线)上,膈肌附着处附近,也就是从乳线划一直线,与第7、8肋间(相当于剑突水平)划一横线的交点,约相当于在小儿乳头下两横指与乳头外侧一横指交点处。可以上下左右移动lcm。刺激时向躯干内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压迫性刺激。
治疗时训练师多用拇指尖端与诱发带部位呈近于垂直的方向,持续性的由小到大给予刺激,注童指甲必须剪短,手指不可来回移动,以防止产生疼痛。
2.辅助诱发带
(1)后头侧肩峰:向主诱发带方向给予刺激。
(2)下颌骨:向颜面方向给予压迫刺激,见图21—23。
图21—23 反射性翻身出发姿势与诱发带
(三)诱发反应
1.局部反应 由于直接按压刺激,使7-8肋间肌伸展,横膈扩张。由于肺部受压,纵隔移动,腰肌、腹肌收缩而使骨盆抬高,身体向对侧旋转。
2.远隔反应
(1)颜面侧上肢
肩关节:两侧肩胛骨水平内收、肩关节因小圆肌、冈下肌收缩而外旋,因三角肌收缩而外展。
肘关节;由于肱二头肌的作用使肘关节屈曲10°~15°。
腕关节:背屈或桡屈,手指呈半伸展状态,颜面侧上肢像拥抱动作那样,上肢向身体对侧移动。
(2)后头侧上肢
肩关节:轻度外展、外旋,由于前锯肌、三角肌、肩胛下肌、冈上肌的作用,使支点逐渐向后头侧的肩部移动。
上臂:受背阔肌、胸小肌作用,呈内旋或中间位置。
肘关节;轻度屈曲。腕关节背屈或挠屈,手指伸展。
这时支点由肩部移向肘部,用肘支撑,头部可见旋转动作。
(3)下肢反应
髋关节:屈曲约90°,外展约30°。膝关节:屈曲约90°,踝关节出现背屈(胫前肌收缩)或跖屈(伸趾长肌收缩)。由于腹肌收缩,使骨盆上抬,并向后头侧旋转,完成翻身动作。
3.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标准反应模式:反射性翻身移动的标准反应模式可以概括一句 话,就是典型的翻身动作。
从出发姿势开始,训练师一手将患者头部向右侧旋转30°(以右侧为例,一手在右侧胸部主诱发带上向脊柱方向给予压迫刺激,使脊柱向左侧突出,由此使右肋弓部与左髂前上棘 间的距离缩短,左肋弓部与右髂前上棘间的距离加大,使腹肌(左侧腹外斜肌,右侧腹内斜肌)收缩,骨盆向左侧旋转、双下肢屈曲、颜面侧骨盆抬高并向左侧旋转、左下肢伸展、右下肢屈曲。
右上肢伸展、肩关节水平内收,越过胸部翻向左侧、头部与躯干一起向左侧旋转成左侧卧位,完成翻身的移动运动(图21—24)。
(四)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1.反射性翻身R—U2
(1)出发姿势:患者取侧卧位,下侧上肢向上伸展与躯干垂直、上侧上肢与躯干平行,上侧下肢自由,下侧下肢屈曲,足跟与臀部平行。
(2)诱发带:上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刺激方向是向小儿前方给予压迫刺激,诱发上部躯干向前方、头部旋转。另一诱发带为上侧髂前上棘,向小儿背部给予压迫刺激,诱发躯干的旋转动作,由侧卧位转换成俯卧位。
(3)发生反应;由于在肩胛处与髂前上棘处给予了相反方向的刺激,利于躯干的旋转动作及头颈部运动,使颈肌收缩、头部上抬,有促进立直反射的功能。当躯干旋转促进用肘用手支撑,促进上部躯干与骨盆的起立机能。由于躯干旋转促进腹肌、背肌非对称性对角线性收缩,促进上下肢交互性的移动运动。可见R—U2更容易促进腹肌、躯干的旋转分离动作。
2.反射性翻身R—U3
(1)出发姿势:上肢与R—U2相同,双下肢屈曲,髋关节、膝关节均屈曲。
(2)诱发带:上侧肩胛骨下缘下1/3处,刺激方向向着腹部。另一诱发带为下侧下肢股骨外侧髁,刺激方向是向着股骨头呈背侧、头侧、内侧三方向,也就是两诱发带刺激方向相反。
(3)诱发反应:与R—U2相同,只是R—U3更容易促进腹肌活动。
3.反射性翻身R—U4
(1)出发姿势:侧卧位,上肢与R-U2相同,下肢有区别。上侧下肢髓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下侧下肢伸展、足跟与臀部成一直线。
(2)诱发带;上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另一诱发带为股骨内侧髁,两诱发带给予相反方向的刺激。
(3)诱发反应:基本反应与R—U2相同,但R—U4更容易诱发出下肢的交互动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