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三的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个训课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0-12-22 15:5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0# hulan


    你们家孩子挺棒啊。
82#
发表于 2010-12-22 15:5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9# 小三的妈妈


    谢谢小三妈妈。我想小同要从配对开始。有落后的。奇奇的课对他来说难了点。
8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0:59:33 | 只看该作者
小同妈,小同的情况可以从相同卡片配对开始,进入到相似卡片配对,然后是相关联配对,即容易让孩子看到并理解的有关系的两张卡片,比如牙膏牙刷、鞋和袜子。
8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3:29: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个训课10 教学反思和总结——

很久没有写个训课总结了,面儿上的原因是忙得没时间写,真正的原因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教认知个训前前后后一年多时间,学生也有几个,很好的遇上过、很差的也遇上过,说来说去,认知训练就那几个范畴、那些个课题,老师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去选择教哪些范畴和哪些课题,以及把握课题的进度。

总的来说,认知训练的范畴只有以下七个:感觉知觉、因果关系、物件概念、颜色概念、形状概念、空间概念、数学概念。

而认知训练的课题也不外乎是以下这些:配对、分类、搭积木、各种找不同游戏、按指令挑选、类别、视觉搜索、视觉记忆、空间方位词的学习、按规律排序、卡片排序、大小长短等相对概念、拼图、语言表达、想像力练习、数量、数字概念等等。

课题的进度即这个课题的难易程度——

配对的练习是从相同实物配对开始(当然孩子能力好的话可直接进行图片配对),可以从二选一逐渐升为八选一甚至十二选一甚至更多。配对练习有许多形式,其中有相关联配对,什么叫相关联呢?就比方图和影配对、相同图案的服装配对、部分和整体的配对,说白了就是把有某方面联系的事物配配对。

分类先从差异较大的两种实物开始,比如雪花片是一类、扎扎球是一类;然后就是相似实物配对,还有颜色分类、形状分类。

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就可以学习类别,这是分类练习的较高形式,什么叫类别呢?比如各种各样的水果都属于水果类、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属于动物类。

搭积木这个项目我给奇奇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多了,现在还在做,因为他的视觉空间很不好。只不过以前做的简单,是积木块数少、造型简单的模搭,以及简单的记忆搭。而现在的模搭,不仅积木块数增多了,造型越来越复杂,积木不仅可以摆成一排,也可以往上累高,或者排、列、高、左右前后等各种组合图案。

视觉记忆一直是奇奇的弱项,除了记忆搭积木之外,我还经常给他做卡片记忆,但目前他的极限也就差不多是五张卡片。

听觉记忆是奇奇的强项,所以我不经常给他练习,偶尔练练听觉理解项目。

相关联配对和分类游戏偶尔做一做,用的学具是《逻辑狗》和《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

观察力是奇奇的弱项,我一直在练习,可以用方块积木等教具组合成不同图形,让他找出哪里不一样并开动脑筋变成一样的。

按规律排序这个项目,奇奇有进步,实物的排序已经能做到5个不同的动物按规律排排队。在颜色的按规律排序上,已经能发现类似“红黄黄蓝绿”这样的规律。而用属性块做的发现形状排列规律更不在话下,完全不受属性块颜色的干扰。

拼图是奇奇的弱项,当然跟我练得少有关系,他似乎还没有发现拼图的规律,即角度线条的拼合,当然也就没有找到拼图的乐趣,都是被我连哄带逼地拼几下。我一般都是这样哄他:“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拼拼看”,如果他拼成一只小羊,我就给他现场编一个有关小羊的故事,然后再哄他“小羊有个好朋友,你猜猜是谁。”,他会回答“小牛”,我夸张地称赞他聪明,然后给他拿出小牛的拼图,他拼好后,我给他讲一个小牛和小羊的可爱故事。

想像力练习时不时练一练,可以给他几个小动物让他编故事,也可以跟他玩现场剧。其实就是简单地类似毛毛虫早晨起床了,看到又大又红的太阳,赶紧去找它的好朋友小蜗牛。

数学学习一直是给他练习的重点,只不过有时他的能力在某处卡住无法突破时,我会分析原因:如果是总学一个课题他嫌烦的话,我会变着花样儿和教具给他练习;如果是认知能力还不够好,无法快速突破一个课题,那我就不妨暂停一下,练练其它项目,比如集中一段时间只学习《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待做了一阵后再接着进行未完的数学课题,效果会好很多。

但也有因为我这个老师教学不当引起的混淆——

比如这几天奇奇学习“多几个”的项目,是“按实物比较量的多少”范围里的,我发现只要教具摆的队形一变,他就发蒙,他只习惯看一横排的教具摆放。这引起了我的反思,终于发现原因,是我在前几天给他练习“什么多、什么少”时,虽然教具和教学形式非常丰富,但摆放形式单一,总是摆成一横排,那当然他在往后学习更深内容时,更不会掌握教具队形的变化。正所谓“基础不牢”。

其实这个教具队形的变化早已是我们认知部教研时的老生常谈话题了,什么“做配对、分类时千万不要总摆成一横排,要有变化,比如一竖列、扇形、半圆形、无规则排列等”,但有时上着课时就忘掉了,尤其是在教孩子学数学时,老师往往只会想着如何泛化教具和教学形式,而一些细节往往会忽视掉。

其实这也反映了我的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这几天我常常念叨“当认知老师啊,有两点真的很重要,一是不停地思考,二是教学经验的累积”,一个软件一个硬件,当老师时间长但总是混日子是白扯;即使非常勤奋并富有才华,教的时间短也不行啊,还得靠时间来让这份才华发扬光大。

这点反思在前天给凯凯上课时也有体现,我给凯凯练习观察力之“找不同”项目时,用几个雪花片做教具,他前面的那排和我前面的那排其中有两个不同,但这两个不同的是有联系的,交换一下位置就可以变为相同的。但凯凯怎么也看不出来,即使给他现场示范了他还是不明白。课后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认为绝不是凯凯的原因,是我的问题,冥思苦想几分钟终于明白了:是我的课题设计有问题!凯凯刚刚学习“找不同”这个课题,我用雪花片就不对,因为雪花片是圆形的,空间排列不那么紧凑,而且我给他设置了“两个”不同需要他去发现,是有些难度的。我调整后的思路是第二天把雪花片改为方块积木,并只设置一处不同,结果凯凯做得非常好,而且我是以游戏形式展开的课题,让凯凯用五块积木排成一个小火车,我根据他排的小火车也排一个类似的(有一块积木不同)的小火车,然后让凯凯把他的小火车变成跟老师一样的,最后两辆小火车一起开到妈妈的手里去,期间要呜呜地给火车配音。

从以琳学习结束到现在有快一年半的时间了,我真的真的真的发现,脑瘫或精神发育迟滞或唐氏综合症孩子的教学方法跟教自闭症孩子的方法是一点儿都不一样的,除了学习的课题类似之外(学习课题类似是因为认知训练的范畴就那些,这跟所有运动落后的孩子做运动训练都要先翻身再坐再爬再走一个道理),教学方式完全不同。比如 “找规律”项目,以琳是用积木和雪花片做教具,让孩子发现积木和雪花片摆放的规律,可如果用这种方法给脑瘫或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去练习,孩子们会烦透的!所以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换成“青蛙和蝌蚪”或“鸭妈妈和鸭宝宝”、“熊爸爸和熊宝宝”、“海豚和海星”等这样两个物体之间有点联系的教具,孩子们比较喜欢,自然学习进度就会快。

再比如,数学之“按实物比较量的多少”项目,以琳通常是用小熊和积木或者积木和雪花片这些教具,脑瘫孩子们也不喜欢,玩几下就会烦,但烦了还要继续教下去啊,怎么办?我就给孩子们这样练习——鸭宝宝不听话,跑到很远地方去玩耍,然后我边唱边请出鸭妈妈和鸭宝宝,数量不同,让孩子去观察是鸭妈妈多还是鸭宝宝多。或者也可以这样练习,每只小熊都戴一只帽子,看看小熊多还是帽子多。或者还可以用给雪花片戴耳环的形式(一个雪花片上挂一个挂勾),让孩子观察两种教具的量的不同。

我在想,教学形式的不同其实根本原因是脑瘫孩子以及精神发育迟滞孩子与自闭孩子在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及情绪情感特点上是不同的,“因材施教”的是指由于教育的对象不同,而教育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现在在我看来,认知训练是需要因材施教的。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给孩子们上个训课了,一是有成就感,二是这项工作会让我保持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愿意懒惰、不甘于平庸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感谢个训课的孩子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会珍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12-22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