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昱的博客
戊二酸尿症Ⅱ型(glutaric aciduria type Ⅱ) ,又称为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陷( multiple acyl 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 MADD),病因为电子转运黄素蛋白(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 ETF) 或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 ETF2 dehydrogenase ,ETF2DH) 缺陷,导致多种脂肪酸、支链氨基酸等代谢障碍。重症患者常于新生儿期、婴幼儿期死亡,迟发型(轻症) 患者可于各个年龄起病,常以进行性脂肪沉积性肌肉病为主要表现,其中核黄素(维生素B2) 反应型患者预后良好,早期发现、合理治疗是挽救患者的关键。
临床表现:
可分为新生儿型和迟发型两大类。
新生儿型病情危重,常于出生后数日出现呼吸困难、肌张力低下、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常有汗脚样体臭,多于新生儿早期死亡。尿有机酸分析可见典型有机酸谱。
迟发型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婴幼儿患者可表现为间歇性发病,在感染、饥饿、腹泻、药物等应激状态下出现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发作,部分患儿类似Reye 综合征样发作。
年长儿、成人患者多为隐匿起病,常于感染、腹泻后出现疲劳、肌肉无力,以心肌、骨骼肌、肝脏受累为主。
一般检查多无低血糖、酸中毒及高氨血症,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CK、LDH 常明显增高,部分患者伴随肝功能异常、高乳酸血症与肉碱缺乏症,肌肉病理分析以脂肪沉积为主要特点。
治疗:
国外对本病的治疗已经很规范, 具体包括: 热量420 ~ 483 kJ / (kg·d), 蛋白1 ~ 1.25 g /(kg·d),左旋肉碱、肌酸、谷氨酰胺各100 mg /(kg·d), 维生素B2、α 脂酸各10 mg /( kg·d),辅酶Q10 8.4mg /(kg·d), αLNA 150 mg /(kg·d), 苯巴比妥4 ~6 mg /(kg·d),给予多种维生素, 如有发热, 可应用布洛芬10 ~ 15 mg/(kg·次), 每6 小时1 次,如有呕吐,可应用恩丹西酮0.15 mg / (kg·次),每8小时1 次。我国因本病目前诊断病例较少,现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限制蛋白饮食(尤其是赖氨酸及色氨酸), 补充左旋肉碱100 mg/(kg·d), 补充维生素B2 200 ~ 300 mg/d。经过对11 例病人的治疗及随访, 我们发现,即使确诊本病,上述药物的应用也需要一个逐渐加量的过程。在加药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患儿的耐受程度。在维生素B2的应用上, 推荐国外的10 mg /(kg·d) 的方法, 同时我们推荐逐渐增加药物用量, 并观察患儿耐受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