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13:55:40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7-31 13:56 编辑
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复幸福;
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重复信任;
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复制痛苦;
如果你学会了敌意,你就重复敌意;
......
这就是命运!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13:57:56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7-31 14:03 编辑
如何读懂生命的隐喻
读懂生命的隐喻,可以运用佛法中的"四念住",作者把它心理学化,变成身体感受,情绪,情感和思维。
读懂生命的隐喻五个要点:
1."具体化"回顾。
2.探究感受。
3.不带评判的去觉知。
4.慢慢来。像剥洋葱一样。
5.找专业人士陪伴。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14:04:06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7-31 20:25 编辑
第二章自我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1.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一个人的自我越稳定、结实;反之越脆弱,易瓦解。
2.自我的灵活度。分数越高,一个人就越容易及时调整;反之越固守自我。
3.自我的疆界。即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4.自我的力量。即一个人的力量程度,是"汹涌澎湃",还是"涓涓细流"。
5.自我的组织力。即一个人能否不断完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下能否及时调整,当自我被打碎,能否得以疗愈。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20:25:56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7-31 20:31 编辑
自我的稳定性和灵活度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个容器,自我稳定性就是指容器的外壳是否结实。
父母要做孩子的容器,老师做学生的容器,容纳对方的情绪、活力。
自我灵活度像是一个人自我的感性程度。如果足够感性,他的自我就像是流动的,灵活的,可以敏感的感知外部世界,及时做出调整。
这两个概念像是对立的。自我稳定性讲在关系中,一个人如何能守住自我不崩塌;自我灵活度则是在关系中,如何能敏感地感知对方并调整自我。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20:33:26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7-31 20:56 编辑
。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20:33:41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4 12:48 编辑
大五人格理论
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人格发展过程五阶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和生殖器。
大五的特质是:
1.外倾性,即外向和内向。
2.神经质,即情绪稳定性。
3.开放性,是富于想象和变化,还是务实与墨守成规。
4.宜人性,是热心信任,还是无情、多疑。
5.尽责性,是有序、谨慎、细心、自律,还是无序、粗心大意与意志薄弱。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20:39:23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7-31 20:48 编辑
自我的力量和疆界
自我的力量,就是一个人的人格中蕴含的力量。是人格中"我"本来就具备的力量。这好像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东西,在用人识人上需要好好考量这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自我力量比较弱,很难指望他迸发洪荒之力。
自我的疆界,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可以伸展开的空间。是一个人对"你",即外界的感知与态度。 如果一个人将外界感知为有敌意,就会缩小自己的疆界。自我疆界是一个容易改变的因素,可以不断尝试新环境,和新环境中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你头脑和潜意识中想象的敌意关系就被改变了。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7-31 20:49:01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7-31 20:52 编辑
自我的组织力
指自我重组能力,即当一个人的自我在"高压"下感觉要散架时,或被击溃而瓦解时,能否重新组织起来。它的近义词是"自我疗愈力"。
在"高压"下,你是维护自恋还是看到并尊重事实本身。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5 11:01:18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5 14:59 编辑
自我理论
一个人的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本能,野性。超我,就是道德,德行。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冲突,需要的协调者,即自我。
"失去人性 失去很多;失去兽性 失去一切"--刘慈欣。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5 14:53:39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5 17:57 编辑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即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如性欲和攻击欲,本我遵循享乐原则。
超我,相当于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道德,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超我是一个人内化的父亲形象,包括类似父亲形象的社会文化规范。
本我是孩子自身的欲望。本我和超我像是"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的关系。
自我协调本我和超我时,借助自我防御机制 ,也就是自我欺骗来制造平衡。比如通过忽略本我或者忽略超我的一些内容。
"要遵从你的感觉,而不是按照教条生活,因为教条,都是别人思考过的东西"--乔布斯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5 18:00:52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7 08:17 编辑
让你的本能"喷涌而出"
好的父母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时给予认可,当孩子受挫折时提供支持。
这样的抱持性环境是孩子最初获得的外部容器,能内化形成高自我稳定性。
作为孩子最初超我的源头,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本我,让孩子获得这种感觉--我的本能可以"汹涌澎湃"地涌出。如果这一点实现,孩子的自我力量可以得到极大的鼓励。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6 16:02:34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6 16:06 编辑
进入别人的现象场
现象场,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进入他人的现象场",成为他人。比如,你想了解你的母亲,那就练习"成为你的母亲"。练习具体操作参见P71。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6 16:06:45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6 16:22 编辑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口欲期0-1岁。吃货的起源。口欲固着和退行的行为是常见的。孩子的发展是信任。
肛欲期1-3岁。金钱态度之源。粪便就是金钱。孩子的发展是自主。
性器期3-6岁。俄狄浦斯期。"流动而不成为",让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动,不去压制它,但也不让它获得成功。让孩子清楚家庭的序位和现实。孩子的发展是竞争与合作。
潜伏期6-12岁,生殖器12-20岁。都是危险的俄狄浦斯期。
精神分析的核心技术是自由联想,即从某个地方启动你的联想,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又会想什么,还会想什么......
对话技术:向前找感觉,向后找态度。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6 16:22:59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6 16:28 编辑
怎么给觉知留下空间
常见破坏觉知空间做法是发现缺点时:
1.批判自己。
2.急着改变。
作者对待"发现缺点"时表现是:原来我是这样的。然后欣喜于对自己的了解又增加了。他对此没有批判,不觉得这是"缺点",觉得这是"特点"。
当你彻底不做评判时,就容易进入真正的觉知。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10 14:53:41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10 15:02 编辑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他们做事的动力是为了博取别人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她们做事的动力是来自自己内心,这可以称为"内部动机"。
我们平时做事,是否遗忘了自己的内部动机,而迷失在各种外部动机中,并无形中被别人掌控?
所以,莫忘初心!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10 15:05:16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10 15:17 编辑
精神胚胎
幼教专家蒙特梭利提出的精神胚胎可以概括为:
1.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一个精神胚胎,像一粒种子。成长,就是这个精神胚胎发育的过程。
2.植物种子的发育,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养料。精神胚胎的发育,需要的养料是感觉。
3.精神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事,所以孩子的自发选择有深刻含义。
"爱"和"自由"。爱不必多说,自由就是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
感觉,就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一刹那的产物。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他活在丰富的感觉中,也就是孩子需要丰富的刺激。父母常常将自己的判断挡在了孩子和事物之间,比如有一种冷是你妈妈觉得你冷。
每个生命的精神胚胎充分发育,都会成为他们自己,都会很美。管教理念,则意味着我不相信你的精神胚胎,我认为我如果不引导你,让你自由发展,你会成为一个坏人。我们需要平衡,把管教限制到最少的程度。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10 15:20:11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10 15:25 编辑
真自我和假自我
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如果妈妈愿意围绕着孩子的感觉转,以此养育孩子,那会很辛苦,但会哺育孩子的真自我。如果妈妈希望孩子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转,那就催生孩子的假自我。
所以,太懂事的孩子极可能是假自我,而能折腾的孩子则很可能是真自我。
我们所谓的"成长",就是把这个自我活出来而已。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10 15:26:08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10 15:30 编辑
尊重你的感觉,聆听你的心
"成为你自己",对于孩子来说,有时是孩子选择,父母负责,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就变成,孩子"你选择,你负责"。
当孩子充分意识到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终极责任时,他自己就会走向成熟。
自由是释放,也是重担。
我们不让孩子选择,孩子也就学不会负责。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10 15:32:07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10 16:00 编辑
第三章关系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展现、改变。
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性格在六岁前定型,但只是定型,并不是不可改变。
最初的重要客体是: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其他如常在你儿时出现的老人,姐妹,宠物、玩偶......
小同妈
发表于 2019-8-10 15:39:24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9-8-10 15:47 编辑
客体关系理论
重点是三岁前母亲和孩子的二元关系上。
3岁前,如果妈妈离开孩子两周以上,那就会对孩子的心理构成不可逆转的创伤。也就是说,不会因为妈妈回来,孩子就自动痊愈,而是要妈妈做很多工作,才可能疗愈孩子的创伤。
父母等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而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对方也想重复他的,两个人会持续较量,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因此,性格在关系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