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与希望社区

标题: vojta疗法 [打印本页]

作者: 中用脑瘫之友    时间: 2008-2-20 21:07
标题: vojta疗法
本帖最后由 mydhsh 于 2020-8-13 17:55 编辑

一、vojta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Vojta运动发育治疗法,简称vojta疗法,是德国学者Vojta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创立的治疗法。它是让患者取一定的出发姿势,对身体特定部位(诱发带)给予压迫刺激,诱发出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个移动运动促进手法的总称,又称为Vojta诱导疗法。


第三方代孕--可混血--可选男女-可双胞胎。染色体基因筛查:溦`信:【ivf 2 2 2 2】服务项目:试管婴儿(试管二、三代技术)(可以提供性别筛选)(包成功男、女孩)(精与卵供应不需排队等待)(早期血液性别鉴定)第三方代孕,无身体接触 招聘代妈【有怀孕经验的优先】

    Vojta博士1919年出生在捷克。1954年任布拉格大学小儿神经科医师。同年转到布拉格脑瘫康复中心工作,后来又调到德国脑瘫康复中心工作,这时他对脑瘫康复治疗产生极大兴趣,由此开始了脑瘫康复的研究工作。当时人们治疗脑瘫,主要是在患儿身体的各部位上揉按、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更无系统的治疗手法,治疗效果也不理想。一次在治疗中他发现,当在患儿身体上一定部位给予压迫刺激,给予一定的抵抗后患儿全身的肌紧张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不止一次的发生过,他分析这种现象,不只是脊髓水平的反应,而是有比脊髓水平更高的脑干水平之上的高级神经中枢参与,是一种全身性的姿势变化。以后Vojta给痉挛型脑瘫矫正尖足时,让患儿俯卧,当小腿三头肌伸展,踝关节背屈时,头部则伸展。如果使头背屈,踝关节就跖屈,尖足再现,Vojta认为这不是局部反应,而是高级中枢抑制作用的结果,由此使他想到,如果在一定的部位例如在头部或躯干上给予压迫刺激,就可以诱导出脊髓以上水平的随意运动,对诱发出的运动再给予抵抗刺激,就可以降低肌紧张,改善病态的运动姿势。在治疗中他观察到,给予的抵抗刺激越强,四肢的运动反应也越强,但保持这种效果的时间很短暂,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治疗后,才能保持下去,重度脑瘫患者出现的反应更慢,必须坚持一定时间的治疗。

    Vojta在同一个患儿身上,取同样的体位,向同一个方向,反复多次压迫刺激颜面侧股骨内侧髁,每次都引起对侧下肢向前移动,上肢向后用力,头向另一侧回旋与上述相同的运动。Vojta把肱骨内上髁、股骨内侧髁、桡骨茎突等部位互相组合,在相同的姿势下,也给予压迫刺激,也诱发出同样的运动,所以Vojta认为这是一种复合运动,是一种复合的俯爬移动运动,这就是Vojta博士创立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的起源。

    因为脑瘫患者咀嚼功能及吞咽功能差,又常年卧床营养差,经常患肺炎影响治疗,对这些患者必须首先改善呼吸功能,为此他利用Kobat手法,使患者仰卧,做呼吸功能训练,当压迫刺激患儿胸廓中部时,看到患者下肢上举,头向对侧回旋,有向对侧翻身的动作,Vojta发现了反射性翻身胸部诱发带的刺激部位。

    Vojta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中研究创立了Vojta疗法,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就是Vojta疗法的核心。
    经过十余年的苦心钻研,1966年Vojta的专著《小儿脑性运动障碍》一书问世了,其中主要的贡献有三点:
    1.提出Vojta七种姿势反射  Vojta利用七种姿势反射,衡量小儿的发育是否正常,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诊断脑性瘫痪及脑损伤性疾病,方法简单、诊断准确、无损伤,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已被很多国家采用。
    2.提出中枢性协调障碍概念(简称ZKS)  这是Vojta用于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代名词,指那些具有姿势反应性异常的脑瘫危险儿,利用Vojta七种姿势反射,可以早期诊断,开始早期治疗。
    3.提出Vojta疗法  主要的治疗手法有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当治疗人员使患者采取一定出发姿势,在一定部位进行压迫刺激时,可引起患儿局部肢体活动以及远隔部位的应答反应,由于反复刺激,可激活正常协调的移动运动,适用于早期或超早期治疗脑瘫。vojta疗法已被世界学者认可,成为当前早期诊断脑瘫,早期治疗脑瘫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学派。

    1969年之后Vojta又连续发表了数篇论文,为脑瘫康复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1973午后,Vojta曾到世界各国讲学,宣传介绍Vojta疗法,同年9月份到日本京都整肢圃讲学,Vojta报告了207例脑瘫危险儿,经过治疗训练,有199名(96%)达到正常化。他断言,脑瘫经过早期诊断和训练是可以治疗的,这引起医学界的震惊。

    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学院的脑瘫疗育中心在我国最早开始了这项治疗。他们在1983年派医师去日本参加Vojta博士在日本举办的学习班,学成回国后,最先在国内应用Vojta疗法治疗脑瘫,取得较好的效果(95.5%)。

二、Vojta疗法基本要求
  采用Vojta疗法治疗脑瘫时,必须注意以下要求:
    1.按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设计治疗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治疗。
    2.治疗前必须明确患者的诊断、分型、瘫痪的部位、疾病的严重程度。
    3.Vojta疗法要求家长参与训练,因为脑瘫患者,需要治疗的时间较长,患儿不可能全部住院治疗。家长参与后可开展家庭疗育,家庭与医院结合,效果更好。
    4.治疗人员在治疗训练前,要与患儿多接触,消除其恐惧心理,避免哭闹,再配合玩具,使患儿能愉快的配合治疗。
    5.治疗师要熟练掌握手法,训练时注意观察出现的反应,训练治疗中应不断地调整刺激点与刺激的强度。
    6.要在温暖的室内进行,光线充足,没有噪音,裸体进行。治疗前要处理好大小便,戴上尿布。
    7.饭后不可马上进行训练治疗,治疗后不可马上进食。要求饭后1h开始治疗,治疗后I0 min后可进饮料。
    8.治疗前后不可马上入浴洗澡。
9.最早出现效果的是:改善呼吸、食量增大、睡眠安稳,以后才是姿势与运动的改善。
10.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要有书面记录,定期总结,找出不足,适当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每日最好训练4次,每次一个部位3-5 min。

三.早期治疗意义
    Vojta提倡早期诊断,更提倡早期治疗。他认为新生儿就可以开始治疗,早产儿可在暖箱中接受治疗,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婴儿发育早期,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这个时期脑的代偿能力强,可塑性大,Vojta认为6个月之内是最有效最佳的治疗时期。
    婴儿早期,患儿的异常姿势运动尚未固定下来,容易矫正,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早期治疗,采取促进手法,可干扰异常姿势,防止肌肉挛缩关节变形,可免于整形外科手术之苦。
    早期治疗,可以较早的激活在种系发生中潜在的移动运动功能,阻止向异常姿势、异常运动方向发展,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所以早期治疗意义重大。早期是指6个月之内开始的治疗,近来又主张超早期治疗,指3个月之内的治疗,效果会更好。

四、Vojta疗法尚存在的问题
    Vojta疗法应用于临床治疗脑瘫后,由于其手法简单,容易掌握,无痛、无损伤性;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应用,治疗的范围广泛;不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只需一个温暖、光线充足的场所,一张治疗台,经济适用;可以开展早期疗育、开展家庭疗育、治疗效果明显;深受患者家长与医疗人员的好评。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此法治疗脑瘫患者。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治疗时,须在一定诱发部位上反复压迫刺激,有时刺激强度大时,对呼吸功能较差或体质较弱的患儿不太适合,对这样的患者需经过呼吸功能训练增强体质后再治疗,或者治疗开始时应采取轻微手法刺激,然后逐渐加强刺激的方法。
    采用Vojta疗法治疗时,开始患儿多激烈哭闹,给家长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和压力,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影响患儿康复。
    当患儿年龄增大或力量增强或严重肌紧张患儿,训练治疗人员如果体弱无力,往往达不到治疗目的,须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训练。
作者: 中用脑瘫之友    时间: 2008-7-22 22:38
标题: Vojta疗法的基础理论
一、对移动运动的认识
   康复医学中的理学疗法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双足步行的功能。获得这一功能的前提是,要从系统发育阶段向个体发育阶段过渡,必须经过翻身、腹爬、四爬的发育过程,最后双足站立步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将手从在上述运动中的支持与推进机能中解放出来,获得双手使用工具的能力。
1.移动运动的特点:
(1)移动运动是一种开始于一定的出发肢位,运动后又恢复到出发肢位的一种反复性的、协调的自动机能。这种运动可分为一定的相(期),如走路运动分为摆动期与支撑期。
(2)全身骨骼肌都参与到移动运动的某种规律的经过之中。
(3)每种骨骼肌各自的作用,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发生交互作用。具体地说,每一个运动都有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只有这些肌肉共同的作用,才能保证运动的正常进行。
(4)移动运动本身未必是目的,它往往是要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手段。

2.构成移动运动的三因素:
(1)姿势调节能:姿势调节能是人类对于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体位发生变化时,头部、躯干、四肢的反应性适应能力,分为两种。
   1)静态反应:当外力使身体姿势发生改变时,经自身调节后恢复到原来的姿势的反应,如竖颈、坐位稳定、立位平衡反应等。
   2)动态反应:当外力强度过人或持续长时间时,身体姿势的改变难以恢复到原来姿势,而用一种新的、稳定的姿势来代替的一种能动的反应,如保护性伸展反应等。
(2)相运动能:是一种活动身体某一部分或使身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能力。人类这一运动发育遵循以下顺序:活动眼球追视某一物体,手伸向眼前的物体,爬行移动到远处的物体,独步到达目的物或目的地。必须有姿势调节能的保证,才能使相运动顺利完成。在神经生理学上惯用将姿势调节能称为紧张性活动,将相运动能称为相活动。M.Rood将两者归纳为感觉运动机构的发育,姿势调节能是决定身体稳定性的能力,相运动能是决定移动性的能力。
(3)抬起结构与支持性:Vojta博士认为,在移动运动因素中还存在着抬起机构与支持性。小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可明显看出这一结构的发育过程。新生儿俯卧位时可瞬间抬头,3个月时可用肘支撑抬起身体至胸部,5、6个月时可以用于支撑,肘伸展抬起身体至腹部,继而向四爬位、坐位、立位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抬起结构及支持性起作用。可见由水平位逐渐拾起而最后成为垂直位,由全身支持逐渐缩小基底面而最后成为双足支持。

3.支持点与三维运动:移动运动除了靠上述三因素来调节外,还须随时确立支持点与进行相运动之时的三维运动。移动之时,首先要确立支持点,然后全身肌肉向支持点方向收缩,身体重心向支持点进行向垂直方向、前方及侧方的三维运动。例如腹爬时,支持点是向前方伸出的上肢的肘部,与肩、肘关节有关的肌肉都向肘关节方向收缩。躯干通过肩关节,以肩关节的球关节为杠杆向肘关节方向用力。这时肩、躯干及其身体重心进行着向垂直方向、侧方及前方的三维运动。这种三维运动的向前方的因素,成为实际的行动体现出来。
   确立支持点与三维运动与移动运动因素都是顺利进行移动运动的基本保证。移动运动的三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姿势调节能是基础,一旦它发生障碍,则不能保证正常的支持能力与拾起机构发挥作用,这样也不能完成相运动。
   脑性瘫痪患儿尽管其中一些人可以肘支持、膝立位及站立,但不能进行腹爬、四爬、膝位前行及双足步行,这是因为这些患儿的移动运动三因素及确立支持点和三维运动的发育受到了障碍。治疗时要注意通过一定的手技诱发这些因素的发育。

三、反射性移动运动RL
   1.反射性移动运动的特点:
   (1)反射性移动运动包括两种,即反射性腹爬RK与反射性翻身RU。RK与RU是在系统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进化过程形成的,在正常的新生儿也可诱发。
   (2)在RL之中,没有目的性,不需要“是否促进”这样的意志行为。而且诱发RL的刺激是对固有感受器的刺激,对刺激的顺应性小。基于上述两点,认为在诱发RL时,能够给予无限的刺激。
   (3)从运动学角度来看,RL中也存在着移动运动三因素,即对姿势变化的全身的反应性适应能力,抬起机构与支持性及相运动能。如前所述,三者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当我们通过手技诱发出其中一因素时,可以促通另两种因素的能力。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症状若从运动学观点来分析,可以看到这三种因素的缺失或发生障碍。通过诱发RL,可以激活与改善各种因素,恢复运动学的构成,从而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发育与姿势发育。
   (4)通过诱发RL,可以激活四肢末梢的正常运动模式,如前臂外旋、腕关节的挠背屈、下肢外旋、外展及踝关节的背屈等,由此可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异常的运动模式,如前臂内旋、手握拳、下肢内收、内旋、交叉步态及尖足等。

   2.RL在脑性瘫痪运动疗法中的意义:
反射性移动运动中反射性腹爬的出发肢位是俯卧位,反射性翻身的出发肢位是仰卧位。这两种姿势是生活在存在着重力的地球上的人类的最稳定的姿势。如果不能获得这两种姿势的稳定,就不能获得以后的正常运动,即使获得也是异常的。
    所以,运动疗法的意义在于,为了复活脑性瘫痪患儿的正常的肌活动,必须在最稳定的姿势下进行肌活动的诱发。俯卧位、仰卧位就是最稳定的肢位,这就是反射性移动运动的出发肢位的意义。

   反射性腹爬与反射性翻身决不是促进腹爬与翻身运动的本身。反射性腹爬这样的运动模式在小儿运动的发育过程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从运动学的观点来分析被诱发的全身的运动模式,可以看到它们是存在于轴器官与四肢的,从出生到立位乃至步行的必需的运动模式
   反射性腹爬的颜面侧上肢的肘支持、掌骨外展及腕关节的挠背屈分别出现在正常儿生后3个月与6个月左右。后头侧上肢腕关节的挠背屈,手指从尺侧张开,拇指外展手指张开是在生后6个月左右。肘关节屈曲位上肩关节外旋屈曲,前臂外旋在3岁左右出现。这些动作也见于步行中上、下肢的交互运动中,也是两上肢在伸展位上进行多目的运动时所必须的。颜面侧下肢在膝的屈曲运动结束后出现膝支持是在正常运动发育的7个月左右出现,该动作见于正常儿从手掌支持发展到用膝、手支持体重的四点支持之时。后头侧下肢踩关节处于背屈与跃屈中间位,距跟关节在前后胫骨肌保持协调的同时外旋,足趾屈曲。这些运动在步行时接触地面的下肢上可以见到,相当于足跟着地、足放平,足尖离地的一连串运动,在正常发育中在步行开始后3个月左右出现。颜面侧的背阔肌与腰方肌,通过脊柱,在上臂与骨盆间弓弦样的收缩,使躯干侧屈。这种腰方肌的机能,在步行过程中的摆动期时将骨盆抬向躯干的动作中是必须的,与支撑期的外展肌共同在步行中起重要作用。
   反射性翻身可诱发颈椎与上部胸椎的伸展、肩胛骨内收肌的收缩、肩胛带固定于脊柱及胸廓以及诱发上半身的支持性等运动。上述运动出现于正常运动发育的2个月左右,这时小儿可将头固定于正中线凝视一物体。RU还可诱发骨盆后倾、下吱屈曲抬向躯干、身体重心向一侧移动等运动,在正常儿都出现于4个半月左右。另外下肢在踝关节中间位上的屈曲运动出现于3个月左右。在上肢可诱发肩关节外展位上的屈曲与内收运动,该运动可以在正常发育的2个月左右的手与手的协调运动以及3—4个月的手一口一眼协调运动中见到。
   脑性瘫痪患儿髋关节届曲位的内收运动障碍、肩关节也在屈曲位上作为肩关节内收肌的胸大肌的内收运动障碍。因为手与手的协调运动、肘支持、四点支持等运动都需要肩关节屈曲位的内收功能,所以也会陆续出现障碍。
    从上述的反射性腹爬与反射性翻身运动可以诱发出的各种反射性运动中可以看出它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作用。

    RL还可促进脑性瘫痪儿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正常人所有的移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方向都是向着支持点,并由此而进行着重心向侧方、垂直方向及前方移动的前进运动。而脑性瘫痪患儿在肢位改变时,不能正常进行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这是由于受紧张性反射的限制所引起的。反射性移动运动的诱发,可以促进脑性瘫痪患儿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改善异常运动模式。

3.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

Vojta博士指出,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促通技术时,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前提条件。
    1)某种原因阻碍了正常的运动过程。
    2)通过除去这种原因,可以修复受阻碍及异常的运动过程。
    3)通过促通,可以出现希望的运动模式。
    4)这种希望的运动模式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5)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利用这些运动模式。

    治疗脑性瘫痪时必须考虑的是,治疗时要促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在各种促通技术中选择最有效的、最适当的手技。这里所说的“目的”,就是要诱发出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运动模式,“促通什么?”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促通希望的运动模式。并且这种运动模式必须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必须选择促通技术使其被诱发出来。
    Vojta博士认为,在诊断与治疗脑性瘫痪时,必须正确分析与掌握正常的运动模式,充分了解脑性瘫痪患儿的异常运动模式与正常的、生理的运动模式的差别,才能诱导出希望的运动模式。例如正常的四爬运动应该具有如下运动模式,即四肢交替同等程度负荷体重,用手掌与膝支持体重、手指伸展、躯干安定不摇晃,在下肢迈向前方之时,小腿不出现内旋,踝关节弛缓地跖屈。因此,如果四爬时出现以下运动模式,就是异常的,如拇指内收、手指屈曲及握拳用手根部支持、肘过度伸展、前臂内旋、下肢大腿内旋、小腿外展于大腿轴线之外等,这些异常运动模式都见于脑性瘫痪患儿。

    Vojta的诊断与治疗中重要的是正确的分析运动,但不是单纯的分析是否会翻身、是否会四爬,而是要具体分析是什么样的运动模式。如何给运动模式以运动学的定义。实际促通时也不是单纯的利用运动模式,而是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模式。最理想的是,利用促通手技确实诱发出存在于正常运动发育过程中的、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利用的运动模式。训练士必须清楚知道,在治疗脑性瘫痪时对一个患儿应用什么促通手技,要能正确分析和掌握被诱发的运动模式的运动形态与过程。否则就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诱发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患病早期尤其3个月以内,异常姿势尚未固定化,脑损伤的结果只是引起运动协调化的障碍。6个月以后脑损伤会产生继发性变性,使器质性损害更加明显。如果在继发病变出现前进行治疗,可以使机能障碍逆转、机能改善。这种机能改善又可防止脑的继发变性,因而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本帖最后由 中用脑瘫之友 于 2008-7-26 22:14 编辑 ]
作者: 中用脑瘫之友    时间: 2008-7-26 22:23
标题: Vojta治疗手法
vojta治疗法包括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种移动运动。这两种移动运动是人类系统发生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全身移动形式。在治疗时为了激活这种功能,Vojta利用一定的出发姿势,一定的诱发方法,在患儿身体上一定部位的诱发带上给予刺激,诱导出移动运动,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种移动运动。

    第一节、 反射性俯爬(R—K)
    反射性俯爬(R—K),是在俯卧位姿势下,促进头部回旋,上抬、肘支撑、手支撑、膝支撑等机能,以及促进爬行移动的刺激手法。
    (一)出发姿势
    小儿取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旋转30°,头略前屈,前额抵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
    颜面侧上肢:肩关节外旋上举110°-135°。
    肘关节屈曲40°,手在肩的延长线上,手指半张开。
    后头侧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位于躯干一侧。肘关节伸展,前臂内旋。手指呈自然地半伸展状态。   
颜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30°,膝关节屈曲40°,踝关节,取中间位,足跟在坐骨结节的延长线上,见图21—l7。


[attach]535[/attach]
    图21—17反射性俯爬出发姿势

    (二)诱发带
    1.主诱发带分布在四肢远位端。
    (1)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上髁:向肩胛骨的内侧、背侧、尾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
    (2)颜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向股骨方向的内侧,背侧进行压迫刺激。
    (3)后头侧上肢前臂桡骨茎突上lcm处:向外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与上肢外展、前臂移动相对抗。
    (4)后头侧下肢跟骨;向膝关节方向的内侧、腹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
    2.辅助诱发带  分布在躯干伸肌群部位,共有5处,使用辅助诱发带的目的:①促进肌肉收缩活动增加;②对移动运动给予抵抗,调节运动方向,加强肌肉持续性收缩,在利用主诱发带刺激后出现反应时,才可以使用辅助诱发带。
    (1)肩胛骨内缘下1/3处:向颜面侧肘关节方向的头侧、外侧、腹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使内收肌伸展,肩胛骨内收。
    (2)颜面侧髂前上棘:向内侧、背侧、尾侧三个方向给予刺激,使腹斜肌收缩,下肢屈曲。
    (3)后头侧臀中肌处:向颜面侧膝关节内侧,腹侧,尾侧三个方向给予压迫刺激,利于臀中肌收缩,髋关节内收、外展。
    (4)后头侧肩峰:向内侧、背侧、尾侧给予抵抗,使胸大肌伸展。
    (5)后头侧肩胛骨下角下7-8肋间;向颜面侧肘关节内侧、腹侧,头侧给予压迫刺激,使肋间肌与横膈伸展。主、辅助诱发带部位见图21—18。


[attach]536[/attach]
    辅助诱发●  主诱发带→
    圈21—18  反射性俯爬诱发带

    (三)诱发反应
    1.颜面侧上肢的反应
    肩关节:可使肩胛骨内收固定。由于斜方肌下部及前锯肌、菱形肌收缩,使肩胛固定、肩关节上抬、内收、外展或呈中间位,肩关节向后移位。由于三角肌后头,肱二头肌、大圆肌、背阔肌收缩,使肩关节向后移动。由于胸大肌、喙肱肌,肩胛下肌等肩胛带内收肌的收缩,使肩胛提高,肩关节抬高。使肩胛内旋、外旋动作协调,由于冈上肌与冈下肌收缩使肩关节内旋、外旋的动作保持协调状态。三角肌、肱二头肌收缩,使肩关节稳定。
    肘关节:由于肘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肱肌)收缩,使肘关节屈曲,并保持中间位置。
    前臂内旋:腕关节掌屈、背屈,由于前臂肌肉协调性收缩所致。
    拇指外展:由于手部肌肉、骨间肌、屈指深肌、屈指浅肌的收缩,使拇指外展。

    2. 后头侧上肢的反应
    肩胛水平位前举:这是由于斜方肌上都、三角肌肩峰部与前锯肌收缩所致,并产生了固定作用。
    肩关节外展外旋上举:由于三角肌锁骨部、胸小肌及冈下肌的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外旋并上举。
    肘关节屈曲:由于肘关节屈肌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逐渐屈曲,最大可达90°的屈曲状态。
    腕关节:由于腕部手指关节肌肉的协调作用,出现掌屈、背屈、小指伸展、拇指外展的动作,最大可背屈90°。
    总之后头侧上肢的反应是:从出发姿势开始,手背贴床,逐渐改变角度,向头部移动, 经过腋下,手掌贴床,拇指外展,手指张开,出现支撑上部躯干的动作,由于诱发了肩关节 与肘关节的运动,出现上肢向前方移动的运动。

    3.颜面侧下肢的反应  髋关节外展外旋屈曲90°,这是由于刺激股骨内侧髁,使髋关节屈曲运动加强,形成外展外旋状态。
    膝关节屈曲:由于大腿后侧肌群作用,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及腓肠肌的作用,使膝关节屈曲,起支撑作用。
    骨盆抬高:由膝关节的支撑作用,大腿内收而使骨盆抬高。
    踝关节背屈:由于胫前肌、小腿三头肌、胫后肌互相协调作用,使踝关节背屈。
    颜面侧下肢的反应是:从出发姿势下肢的半屈曲状态开始,由于刺激与压迫了同侧股骨内侧髁,反射性引起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及外展,以及使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使膝关节向腹部靠近,骨盆抬高,用膝关节支撑,踝关节背屈,为移动运动的起立机能、相运动与调节机能建立了基础,这种移动运动,可由于对跟骨刺激而诱发形成条件反射 后,一刺激立刻就出现反应,与逃避反射相似。

    4.后头侧下肢的反应  后头侧下肢出现的反应。在新生儿阶段就是一种踢蹬动作,后头侧下肢的反应是一种局部反应,远隔反应难以引出。其主要反应为:由出发姿势的下肢屈 曲开始,受刺激后,髋关节、膝关节出现伸展动作,表现为训练师按压的足跟出现伸展动作,用脚蹬床面向前移动,与颜面侧下肢发生交互运动,形成俯爬移动运动。

    5.头颈部反应及其他反应  在颈部给予刺激,与四肢的主诱发带刺激共同引起颈肌反应,从头部向一侧回旋的出发姿势开始,逐渐变成中间位,然后向对侧旋转,由于对这种旋转给予了一定的抵抗刺激,所以头部出现上举动作,如果继续给予抵抗时,头部可保持一定姿势,促进颈部伸肌群持续收缩,头上举。
    伴随头部旋转,上举,脊柱也发生旋转动作,出现颜面侧脊柱短缩,这是由于腰方肌、 背阔肌收缩的结果,由于腹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常常出现排尿与排便。


四、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标准反应模式
在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上的压迫抵抗刺激,出现的反应是典型的爬行动作。由出发姿势开始,颜面侧的上肢,由于肩胛内收,肩关节向后移位,因而肩关节后伸并抬高。后头侧的上肢,因斜方肌上部、三角肌与前锯肌作用,肩胛在水平位出现上举,使后头侧上肢向 前、小指伸展、拇指外展,形成向前的移动运动。

后头侧下肢伸展,使头向另一侧旋转,颜面侧下肢屈髋、屈膝90°、骨盆抬高,下肢向前移动。这种颜面侧上肢向后,后头侧上肢向前,头向对侧旋转。颜面侧下肢屈曲,后头侧下肢伸展的移动运动反复规律出现,这就是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标准的反应模式(图21—19)。通过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的反复刺激,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诱导出这种反应,赋活人类在种系发生中早就存在的移动潜能。

[attach]537[/attach]

(五)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的其他类型
诱发反射性俯爬移动运动的方法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R—K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1.R—K1法  该法的出发姿势与R—K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主诱发带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上髁、后头侧跟骨,辅助诱发带选用肩胛骨下角或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等三个以上的诱发带,由二位训练师完成。注意当肩胛局部呈内收、抬高,颜面侧上肢向后移动,训练师一定要固定好肱骨内上髁,并以此为支点,促进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由向心性收缩向离心性收缩转变,以促进移动运动的进行,这时颜面侧下肢也出现屈曲伸展反复进行移动运动。

2.R—K2法  该法也是在R—K法的基础上为了不同的治疗目的变化的方法,共有以下两种方法:
(1)R—K2 A法:用于上半身障碍严重的患者,如上肢不能支撑、头部不能上抬,颈部不能竖直的患者。
出发姿势:患者俯卧于治疗台一端,两下肢从髋关节处游离在治疗台下方,头部向一侧旋转30°,前额抵床,颜面侧上肢外旋上举,肘关节屈曲与R—K相同。
主诱带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上髁,辅助诱发带选用后头侧肩胛内侧缘下1/3,或者后头侧髂前上棘处,反应与R—K相同(图21—20)。

(2)R—K2 B法:本法适用于下半身重于上半身的患者,如下肢硬性伸展,交互性屈曲伸展困难的患者,或者骨盆抬高困难,膝关节支持机能障碍时利用。
出发姿势:除颜面侧下肢,屈曲于患者腹部下方之外,其他与R—K相同。
主诱发带:颜面侧肱骨内上髁,后头侧跟骨。
辅助诱发带:后头侧臀中肌、髂前上棘、诱发下肢屈曲、抬高骨盆。
在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障碍情况和治疗目的选择主、辅诱发带,如为促进肩胛带与骨盆抬高,可选用肱骨内上髁;为促进肘、膝支撑可选用颜面侧臀中肌;为促进骨盆上抬可选用髂前上棘;为促进下肢交互运动,可选用跟骨、股骨内侧踝(图21—21)。

(3)R—K变法:R—K变法,简称E—Po。R—K变法与R—K法的不同之处是出发姿势的区别,故又称位置变法。
出发姿势:头部、上肢与R—K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是双下肢屈曲于腹部下方,俯卧于治疗台上、足背距治疗台一端之外2cm。
主诱发带:颜面侧肱骨内上髁。
辅助诱发带:后头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或髂前上棘处。


[attach]538[/attach]
    图21—20 反射性俯爬R-K2  A法

[attach]539[/attach]
    图21-21  反射性俯爬R-K2  B法


此法适用于较大患者,躯干调节能力差,骨盆抬高困难,膝支撑障碍,下肢硬性伸展,或交互运动障碍的患者,此法可促进抗重力伸展,促进下肢的支撑及爬行移动的起立,促进 踝关节背屈,纠正失足及拇指内收(图21—22)。
   
[attach]540[/attach]

第二节、反射性翻身(R—U)
(一)出发姿势
患者仰卧,头部正中或向一侧旋转30°,颈部伸展、头部略前屈,颜面侧上肢伸展、后头侧上肢屈曲,或者两侧上肢呈自由伸展姿势。两侧下肢轻度外展,外旋、髋关节与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头部、颈部、躯干成一条直线。

(二)诱发带
1.主诱发带  在颜面侧胸部、乳线(锁骨中线)上,膈肌附着处附近,也就是从乳线划一直线,与第7、8肋间(相当于剑突水平)划一横线的交点,约相当于在小儿乳头下两横指与乳头外侧一横指交点处。可以上下左右移动lcm。刺激时向躯干内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压迫性刺激。
治疗时训练师多用拇指尖端与诱发带部位呈近于垂直的方向,持续性的由小到大给予刺激,注童指甲必须剪短,手指不可来回移动,以防止产生疼痛。
2.辅助诱发带
(1)后头侧肩峰:向主诱发带方向给予刺激。
(2)下颌骨:向颜面方向给予压迫刺激,见图21—23。

[attach]541[/attach]
图21—23  反射性翻身出发姿势与诱发带

(三)诱发反应
1.局部反应  由于直接按压刺激,使7-8肋间肌伸展,横膈扩张。由于肺部受压,纵隔移动,腰肌、腹肌收缩而使骨盆抬高,身体向对侧旋转。
2.远隔反应
(1)颜面侧上肢
    肩关节:两侧肩胛骨水平内收、肩关节因小圆肌、冈下肌收缩而外旋,因三角肌收缩而外展。
    肘关节;由于肱二头肌的作用使肘关节屈曲10°~15°。
    腕关节:背屈或桡屈,手指呈半伸展状态,颜面侧上肢像拥抱动作那样,上肢向身体对侧移动。
(2)后头侧上肢
    肩关节:轻度外展、外旋,由于前锯肌、三角肌、肩胛下肌、冈上肌的作用,使支点逐渐向后头侧的肩部移动。
    上臂:受背阔肌、胸小肌作用,呈内旋或中间位置。
    肘关节;轻度屈曲。腕关节背屈或挠屈,手指伸展。
    这时支点由肩部移向肘部,用肘支撑,头部可见旋转动作。

(3)下肢反应
    髋关节:屈曲约90°,外展约30°。膝关节:屈曲约90°,踝关节出现背屈(胫前肌收缩)或跖屈(伸趾长肌收缩)。由于腹肌收缩,使骨盆上抬,并向后头侧旋转,完成翻身动作。

3.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标准反应模式:反射性翻身移动的标准反应模式可以概括一句 话,就是典型的翻身动作。
从出发姿势开始,训练师一手将患者头部向右侧旋转30°(以右侧为例,一手在右侧胸部主诱发带上向脊柱方向给予压迫刺激,使脊柱向左侧突出,由此使右肋弓部与左髂前上棘 间的距离缩短,左肋弓部与右髂前上棘间的距离加大,使腹肌(左侧腹外斜肌,右侧腹内斜肌)收缩,骨盆向左侧旋转、双下肢屈曲、颜面侧骨盆抬高并向左侧旋转、左下肢伸展、右下肢屈曲。
右上肢伸展、肩关节水平内收,越过胸部翻向左侧、头部与躯干一起向左侧旋转成左侧卧位,完成翻身的移动运动(图21—24)。

[attach]542[/attach]

(四)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其他类型
1.反射性翻身R—U2
(1)出发姿势:患者取侧卧位,下侧上肢向上伸展与躯干垂直、上侧上肢与躯干平行,上侧下肢自由,下侧下肢屈曲,足跟与臀部平行。
(2)诱发带:上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刺激方向是向小儿前方给予压迫刺激,诱发上部躯干向前方、头部旋转。另一诱发带为上侧髂前上棘,向小儿背部给予压迫刺激,诱发躯干的旋转动作,由侧卧位转换成俯卧位。
(3)发生反应;由于在肩胛处与髂前上棘处给予了相反方向的刺激,利于躯干的旋转动作及头颈部运动,使颈肌收缩、头部上抬,有促进立直反射的功能。当躯干旋转促进用肘用手支撑,促进上部躯干与骨盆的起立机能。由于躯干旋转促进腹肌、背肌非对称性对角线性收缩,促进上下肢交互性的移动运动。可见R—U2更容易促进腹肌、躯干的旋转分离动作。

2.反射性翻身R—U3
(1)出发姿势:上肢与R—U2相同,双下肢屈曲,髋关节、膝关节均屈曲。
(2)诱发带:上侧肩胛骨下缘下1/3处,刺激方向向着腹部。另一诱发带为下侧下肢股骨外侧髁,刺激方向是向着股骨头呈背侧、头侧、内侧三方向,也就是两诱发带刺激方向相反。
(3)诱发反应:与R—U2相同,只是R—U3更容易促进腹肌活动。

3.反射性翻身R—U4
(1)出发姿势:侧卧位,上肢与R-U2相同,下肢有区别。上侧下肢髓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下侧下肢伸展、足跟与臀部成一直线。
(2)诱发带;上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另一诱发带为股骨内侧髁,两诱发带给予相反方向的刺激。
(3)诱发反应:基本反应与R—U2相同,但R—U4更容易诱发出下肢的交互动作。
作者: 中用脑瘫之友    时间: 2008-7-26 22:25
一、Vojta疗法的基本原则
   采用Vojta疗法治疗脑瘫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必须按照小儿正常发育规律进行训练,治疗前训练师必须掌握小儿正常的发育规律及正常的移动特点,熟练掌握Vojta加七种姿势反射,只有这样才能区别异常,发现异常,按照正常的发育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按照正常小儿的发育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2)治疗前必须明确患儿的诊断、分型、瘫痪部位、疾病的严重程度,明确异常运动的成因特点,便于制定治疗方案。
   3)必须要求家长参与训练,因为对脑瘫治疗需要的时间较长。我国目前从事训练治疗的专职训练师很少,不可能使所有的患儿全部住在医院接受训练治疗,因此必须强调家长参与治疗,参与训练,将训练内容贯穿患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家庭中开展疗育,家长是最好的训练师。
   治疗前要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可让家长在训练场地实地观察学习,使家长对方法有充分了解,建立信心,理解操作,才能坚持训练治疗。
   4)治疗人员必须与患儿建立感情,使患儿与训练师配合,不哭不阑,对训练师十分信赖,要迎合患儿心理,配合玩具、音乐,不断地用语言鼓励,提高训练的兴趣,使患儿愿意参加训练,有信心、主动努力配合才会有效果。

二、Vojta疗法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1)优点:Vojta疗法应用范围广。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利用,是早期治疗最好的方法。手法简单、容易掌握,在治疗中可培训家长,便于开展家庭疗育,效果明显。例如肌张力较强的患儿,治疗1周后就可以出现效果,特别是早期治疗,效果更好。Vojta疗法不需要复杂、价格昂贵的设备,只需要一个温暖、光线充足的场所和一张治疗台,经济适用,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可住院由训练师专职进行,没有条件的可培训家长进行家庭疗育,定期到医院复诊。
   2)存在的问题:治疗时由于在诱发部位上压迫刺激较强,呼吸功能较差或体质较差的患儿不适应,应经过呼吸功能训练后体质增强了再应用。
   治疗时因较强的刺激,患儿往往哭闹激烈,特别是刚开始训练,给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不能坚持治疗而影响效果。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1岁后患儿力量增强,训练师如果力量不足,则往往达不到训练目的,这时应与家长配合,在其协助下进行训练。

三、治疗的实施原则
   (一)进行Vojta手法治疗要遵循以下几点
   1.摆好正确的出发姿势。
   2.给予刺激前要使欲促通的肌肉呈伸张状态。
   3.给诱发带以压迫刺激、诱发全身反射性运动。
   4.给诱发的反射性运动以抵抗,延长反应时间c
   (二)应用工具
   Vojta厅法主要应用训练士的手,必要时也用胸、腹部及下肢。无须特殊工具,应准备的是床,以便一些应在床上进行的手技得以进行。床的高度要适宜。另外需一些毛巾卷、毛巾等,用于保持出发姿势的体轴水平位及左右对称时垫于相应部位。还可以准备一些固定膝部的布带、手握的小圆捧等。
   (三)治疗时间与次数
   原则上一种手技每日4次,每次治疗时间为10—30min,RU、RK每侧3—5min。治疗次数的决定依据患儿身体状况,若身体欠佳可适当减少次数
   (四)注意事项
   1.医生与理学疗法技土要精通本法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要有指导、传授家长的能力。
   2.最好住院集中治疗,出院后也应到门诊或社区接受训练指导。
   3.具体实施时患儿应裸体进行,使之有利于正确选用诱发带,清楚观察各部位反应的状态。
   4.进食后1h之内不宜治疗,治疗后注意补充水分。
   5.患重病、高热时应停止治疗。
   6.治疗前后不宜洗澡。

四、治疗程序的设定
   (一)设定程序的要点
   为了设定治疗程序,必须注意掌握以下三点。
   1.充分理解运动的三因素的理论。
   2.仔细分析,熟练掌握上述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中各种诱发反应。
   3.从运动学观点观察分析患儿的运动发育状态,以及与运动三因素的关系。
   (二)观察患儿要点
   1.患儿的语言、精神、社会的发育情况。
   2.俯卧位时上、下肢、躯干的支持能力。
   3.仰卧位上患儿的握持能力。
   4.移动的能力与移动模式。
   5.神经反射情况。
   6.Vojtaa姿势反射情况。Vojta姿势反射不仅用于早期诊断,对于医生与训练士来说在制定治疗程序、观察治疗的过程、判定疗效方面都是相当有用的。

   (三)从运动发育看Vojta疗法
   在充分理解了移动运动三因素的基础之上,要时刻记住运动的发育规律是从头侧向尾侧、从中枢向末梢发育的发育顺序。手的精细运动发育是从尺侧向挠侧,整体运动发育是左右对称的发育。
   治疗时要结合运动发育规律决定手技,同时切不可忘记抬起机构与支持运动。只有复活躯干与上、下肢的拾起机构,才能复活头、手、足的相运动,姿势调节能力才能随着拾起机构与相运动的复活而正常化。另外,头部是一个效应器官,它的功能要在肩胛带拾起机构发育的基础之上才能反应出来。肩胛带、上部躯干、下部躯干、骨盆带、髋关节、头部等都要看做是一个运动发育单位。绝不能把这每一个单位单独分割开来,因为手与足的发育是在肩胛带、躯干、骨盆带发育的基础上出现的。
   在熟知RK、RU的出发姿势的重要性及正常反应的前提下。必须清楚地知道诱发出的反应相当于正常发育过程中的几个月的水平?这种反应是否是在正常发育中的重要的运动因素。在正确评价患儿运动发育的基础上,还要依据诱发反应出现的情况来考虑具体的方法、诱发带的选择与组合、给予抵抗的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
   RU与RK是有区别的,在RU中出现的回旋运动,颜面侧上肢的向正中线运动是在RK中见不到的重要的运动因素。另一方面,在RK中,额面侧下肢膝的支持机能与正常儿9个月水平的四爬支持相同,这时的肌肉活动与股骨头的向心位,对于髋关节的发育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还有,后头侧下肢的反应与小儿独立行走时支撑期的活动相同,这些运动模式在RU中见不到。
   总之,RK与RU是各不相同的,含有重要的运动因素的复合运动,在人类运动发育中的基础的运动因素,就是由这两种复合运动完美结合的产物。

五、Vojta疗法的效果
   Vojta认为治疗的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有重要的关系,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Vojta本人治疗的207例8个月之内的患儿,有效率为96.1%。
   国内作者孙世远报道292例0—4岁脑瘫患儿采用Vojta疗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5.5%。也有报道称Vojta法对痉挛型脑瘫更有效,相比之下,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效果差些,年龄越小,坚持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 本帖最后由 中用脑瘫之友 于 2008-7-26 22:26 编辑 ]
作者: yhg711    时间: 2012-11-17 10:42
非常好,谢谢




欢迎光临 互助与希望社区 (http://www.help-hop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