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知觉的游戏训练(文摘)
眼睛是灵魂之窗,从我们每天早上一张开眼睛,阳光射入眼底的剎那,我们的眼睛就开始不停的看这个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清澈的眼中到底看到了什么,每个父母亲可能都会好奇吧!尤其是当您发现他眼中找寻的东西和您想象中的不一样,便不禁强烈的怀疑起孩子是不是有视觉上的问题。例如:“有做过视力检查,医生说没问题,却不知道孩子看到多少”、“怎么一般小孩喜欢看的卡通或玩具,我的孩子却没什么反应”、“喜欢的东西,一看到眼睛会发亮,只看自己想看的,其它都装作没看到,或分心马上跑掉”、“似乎常找不到东西”、“花很多时间在陪伴孩子画图及简单阅读上,却产生很大的挫折”,针对上述的情形,是否曾经出现在您孩子身上而困扰不已呢?这就跟我们接下来要谈的视觉应用能力,也就是“视知觉”有关。什么是视知觉?它和视力有什么不同?对于幼儿的学习又有什么影响?
视力V.S视知觉
视力
视力在整个视觉功能来说,指视觉接收器官构造是否发育良好、传导路径是否有缺陷,从光线通过眼球,运用眼睛周边的小肌肉转动眼睛并控制水晶体聚焦,接着通过视网膜,传达到视神经、通过视交叉-视束-上丘-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投射到大脑相关皮质等一连串的接收过程。除了要能看得清楚、眼睛能跟着物品转动,更需要将光线明暗、物品颜色形状准确的接收、双眼并用产生良好视野及立体感。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一样吗?是不是和我们看到的一样缤纷多彩,还是模糊不清呢?一般来说,婴儿在出生一周左右就能注意到约0.25公分的黑白相间线条,并且对人的兴趣远大于物品;因视神经才刚发育,传导讯息的速度不够快,因此动作反应也比较慢。到八个月大至一岁孩童的视力约为0.2,就可以媲美近视却没戴眼镜的成人。但同样的由于眼球内的锥状细胞和以及大脑的视觉皮质并未完全成熟,因此在颜色、深度判断上则不如成人敏锐。一般来说,要到快五岁的孩童才有标准1.0的视力。
视知觉
视知觉则是更进一步的从眼球接收器官到视觉刺激后,一路传导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包含视觉刺激撷取、组织视觉讯息,最后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视知觉包含了视觉接收的基本要素,也包含了视觉认知两大部分。简单来说,看见了、察觉到了光和物体的存在,是与视觉接收好不好有关;但了解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意义、大脑怎么做解释,是属于较高层的视觉认知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要更详细的区分视知觉有哪些类别:
•视觉接收--动眼系统
视觉接收是视知觉最底层的能力,也是影响视力最基本的要素。眼球动作能让眼珠上下左右移动、旋转看不同方向的物品;视野是指眼睛直视前方所能看到的范围;视力是能看清楚物品的能力。
•视觉认知
1. 视觉注意力
视觉注意力包含了几个层面:(1)东西出现在眼前,能不能注意到是很重要的;(2)注意到了之后,能不能持续的注意,还是一下子就分散掉看别的东西;(3)如果眼前不止一个东西,要选择注意哪一个东西,而忽略不相关的;(4)必须同时注意两件事物以上的时候,能够妥善分配及应用。注意力的不足常是多重障碍儿、自闭孩童、智能不足孩童最常见的困扰之一。
2. 视觉记忆
把现在看到的东西和以前的经验作比较,加以分类、整合再储存在大脑中,即是所谓的视觉记忆。例如:妈妈一开始指着狗告诉小朋友这是狗狗,小朋友看到狗有四只脚的特征,日后只要看到四只脚的就会说这是狗。直到记忆累积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就能进一步发展出区辨各种东西的能力。
3. 图形区辨
能认出物品之间特征的异同点,接着进行配对。例如:小朋友从经验中知道不只是狗有四只脚,猫、狮子、长颈鹿都有,会正确的区分彼此的不同。另外还包括辨认东西的颜色、质地、大小、粗细,对于形状大小、位置、环境改变,也可以认得出。例如:小朋友的杯子被东西挡住一半了,或是翻倒在桌上,虽然形状不完整,或放的位置不对了,还是认得出那是自己的杯子。
4. 视觉想象
能不用看到物品,大脑就能想象出具体的样子,比如:老师说「画一朵花」,能够听到话之后想出花的样子,最后画出正确的东西。
好玩的视知觉游戏
游戏一:捉迷藏
适合年龄:0-2岁*
玩法:
孩子喜欢的玩具呈现在他的视线里,然后藏在一块布下面或用东西盖起来,可露出一半或完全盖住,孩子会不停的注视着被盖住物品的位置,进一步会将物品掀开来。
2. 将球在孩子的面前滚动,在孩子的眼前将球滚到桌子下面,「哇!不见了?」鼓励孩子自己探索找出球在哪里。若动作能力较弱的孩子也可以玩,换成用嘴巴讲或用手指出球的位置。
游戏二:皮影戏
适合年龄:学龄前(3-6岁)
玩法:
1. 将动物玩偶或日常生活物品,在打灯光的白幕(或灯箱)后面呈现,没有实物找图案沿着形状剪下来也可以。先让孩子看实物或彩色的图片,再猜猜看影子是什么东西。也可以用与物品相关的声音来提示,如:火车气笛声、老鼠吱吱声,增加趣味性。
2. 会用笔的孩子也可以玩影子配对的游戏,将相同的物品与影子连起来。
游戏三:大家来找碴
适合年龄:学龄前(3-6岁)
玩法:
1. 将数个物品一同放置在桌子上,找出某一件指定的物品(如:杯子)
2. 同上,找出两个一样的东西(如:两支彩色笔)
3. 同上,依功能找出不一样的东西(如:在一堆盥洗用具中找到手表)
4. 同上,依功能将所有物品分类
5. 从两张看似一模一样的图片中,找出不同的地方(图五)
6. 从杂乱的图案中,找出藏在里面的物品
游戏四:我是小画家
适合年龄:学龄前(3-6岁)
玩法:
1. 三岁-用说故事或玩游戏的方式,制造画直线、横线、圆圈圈的情境。比如说下大雨了(直线),地上都是水(横线),花儿(圆圈圈)会被淋湿。让孩子可以跟着情境画出简单的线条
2. 四岁-能模仿着图案画出简单几何图形,包括○□△+╳等
3. 五至六岁-能按照简单的点联机画出图形、在引导下画出人的五官特征
游戏五:推理游戏
适合年龄:4-6岁以后
玩法:
陪孩子看简单的连续漫画,引导孩子看着图案说故事,或着让孩子自己找出图片中的因果关系。
游戏六:动动脑、动动手
适合年龄:5-6岁以后
玩法:
1. 从组合玩具(如积木、乐高)的示范图案中可以尝试做出一模一样的成品。
2. 可依想象力或指定主题下捏出简单的黏土造型,并取名字。
3. 玩纸上迷宫,先用视线找出口,再用笔沿着路走。
* 注:此适合年龄为一般的心智发展年龄,而非孩子的实际岁数。
学校及家庭
在了解一个孩子的视知觉发展,及介绍一些有趣的游戏之后,希望能提供一个观念给大家:就是六岁以前的孩童并不需要在视知觉部分特别强调阅读训练,或写出一手好字。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有良好的视觉应用能力,因为视觉应用能力不好,会造成幼儿转移对物品的兴趣与专注,而影响对环境事物的学习探索。因此学校及家庭可着手的原则如下:
(1)在教导孩子中融入各种多感官教学,当然也包含视知觉的概念,比如学1,2,3除了纸笔练习之外,用拍手点头数数、用黏土捏、用拼图拼、或用手摸数字的形状,甚至用肢体摆出数字的样子都是很好的多感官教材。
(2)多运用肢体,让孩子从中了解自己身体和空间的关系,包括律动、模仿动作,不仅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也能促进各种知觉动作的整合。
结语
看完这篇文章的人或许会有个疑惑,视知觉的能力和我们一般说的手眼协调以及认知理解能力似乎有很大的重迭。没错!由于牵涉到大脑对讯息统整的功能影响,视知觉的表现很难只是用“看”就知道好还是不好,还需要依赖孩童的反应表现来判定。因此,视力不好需要配戴眼镜或做其它矫正,而视知觉不好,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教学上,依不同程度给予适度的探索学习空间,也为孩子做环境上的调整。相信在努力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灵魂之窗会逐渐明亮生动起来 非常喜欢这样的文章,给了我们这些家长理论上的指导。谢谢奇奇爸爸 赞一个~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给小虎设计了捉迷藏的游戏了,非常感谢!
你每天那么忙竟然还有时间帮大家搜集这么珍贵的资料,真是值得敬佩啊! 非常受益,希望奇奇爸爸在百忙中可以帮大家提供更多珍贵的资料。
先谢谢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