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忱爸爸 发表于 2010-7-20 15:39:42

感觉统合理论

在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Dr.J.Ayres(爱尔丝博士)就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其代表作为《感觉统合失常学》。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有效地利用自身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爱尔丝博士认为,
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的过程。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 虽然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 重心不稳,容易跌倒或撞墙
  * 咬手指或无法戒奶嘴
  * 动作笨拙,难以完成像折纸和使用剪刀等精细操作
  *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 任性,脾气暴躁
  *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迟缓
  * 粘人、爱哭、怕生
  * 对高度缺乏危险意识,痛觉不敏感
  * 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
  * 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
  * 讨厌被触摸,容易吵架等等。   但是儿童要达到百分之百的感觉统合是非常困难的。
儿童感统训练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程度的感统失和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儿童感统训练就具有了其实际意义。
  感统训练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机体学习能力,即让孩子在玩乐中通过专门的训练器械,达到刺激孩子
前庭觉、本体感、视觉、触觉、听觉的发育,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儿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如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从而促进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真正起到潜能开发的作用。
  目前,感统训练在美国普及率几乎达到了
100%。尽管感统理论引入到中国才是近几年的事,但其理念已经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同和接受,许多孩子的人生将因之改变。从实践的角度看,抓住行为敏感的关键时期进行专业的感统学习,早期的训练往往是效果最佳的。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愉悦而不是压力和恐惧;
  2.训练中儿童是主角,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3.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做出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训练过程中,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1.孕期失误
  (1)先兆流产,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2)怀孕初期严重呕吐、偏食、早产,造成孩子先天营养不良。
  (3)孕妇的不良饮食习惯。如好食烟、酒、咖啡等,使脐带毛细血管萎缩,胎儿获得的营养减少,孩子出生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4)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5)怀孕时用药不慎或情绪常处于过度兴奋或悲伤状态 。
2.抚育不当
  (1)家长怕脏或怕摔着孩子,没有让孩子适时爬行,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
  (2)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3)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心肺功能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甚至语言表达差。
  (4)过度保护,不注重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问题。
3.教育有误
  (1)情感爱抚不够,物质上宽松,精神上苛刻。
  (2)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集体教育(幼儿园)追求教育一致,不注重个性培养,排斥好动的幼儿。
  (3)过早进行认知教育(读书、写字等专项技能学习)。
  (4)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要求过高,限制过多。
  (5)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罗罗妈妈 发表于 2010-7-20 19:54:23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觉统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