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足徐动型CP患儿PT治疗与家庭康复
我家洋洋是徐动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内容摘要:
在实践学习和探讨手足徐动型CP功能恢复的PT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的基础上,在实习的区妇幼就诊的其中10粒(其中1岁以内的四粒、1~2岁的两粒、2~2.5岁的三粒、3岁以上的一粒)手足徐动型CP患儿运用现代PT治疗技术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这种方法不仅适合于住院制的康复治疗,且对一些实行医院与家庭之间流动制更为适用。医院与家庭配合康复的时间越长,疗程越长,疗效越好,康复也越显效果。CP患儿年龄越小,来治疗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医院康复结合家庭训练这种康复治疗方式更适合基层医院康复模式。
关键词:手足徐动型CP、PT治疗、家庭康复
手足徐动型CP是以一种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等复合在一起的一种CP类型,它具有不稳定性。有新生儿窒息、核黄疸史者大多为手足徐动型CP。主要表现为非对称的异常姿势,动作欠灵活、不完整,多为与意图相反的不自主运动。在四肢尤以上肢为重,亦可见颜面、颈部、头部以及手臂、手和指尖的不自主动作。以紧张性手足徐动型多见。由于受原始反射TLR和间歇性伸肌痉挛的影响,患儿全身呈角弓反张状,头部控制能力差或不能,异常模式亢进,甚至出现身体各部位不自主旋转的现象。患儿无法自我控制体位的保持。手指呈不规则运动,过度伸展和弯曲交替。足趾过度背屈或趾屈。面肌兴奋或紧张时常表现为口眼歪斜。咽喉肌受累时发生吞咽和构音困难。症状在安静时减轻,紧张时亢进。其病变以大脑深部基底核、锥体外系部分为主,占CP的20%以上。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由于重症黄疸的换血、蓝光照射等治疗方法应用,手足徐动型患儿发生率在减少。
本论-临床资料分析:
⑴、手足徐动型CP的诊断
来自广西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在临床上一般产生手足徐动型CP的高危因素主要有
一、高胆红素血症:如早产、核黄疸、高龄初产妇、妊娠早期病毒感染等等;
二、明显的发育落后、比正常同龄儿发育落后3个月以上;
三、明显的异常姿势、比如内收肌张力高、尖足、剪刀步、拇指内收、膝反张、髋屈曲、髋外旋,肌张力过高、过低或变化不定。
若CP患儿有明显的不自主动作、非对称性姿势、角弓反张等典型异常姿势和原始反射遗留,肌张力不稳定和Vojita姿势反射阳性等都可诊断为手足徐动型。一般紧张型手足徐动型CP肌张力即使是在安静的状态下也是高于正常水平的(单纯手足徐动型CP肌张力在安静的状态下是低于正常水平的),但观察患儿睡眠时可以看到这时患儿往往会很放松,肌张力低于安静状态下或正常。
比如:某患儿11M,G1P2,孕37W,顺产,Wt2000g,无窒息史,生后3d出现黄疸,第10d高峰,呈桔黄色,出现烦躁、哭闹、拒奶,在当地医院用中药外洗3d消退,至今仍竖头不稳,不会翻身。头围41cm,会逗笑,追视追听可。头背屈,后挺,紧张时呈角弓反张,两手握拳,上肢后伸、旋后。无主动抓握意识,手足徐动,非对称姿势明显。安静时肌张力基本正常,紧张时肌张力突发性增高,扶站时,下肢硬直、内收,足尖着地,股内角120°,腘窝角150°,足背屈角70°。膝反射存在,ATNR(++),TLR(+),侧弯(++),立位悬垂(++),俯卧悬垂(+)。
诊断:CP(徐动型)。
⑵、手足徐动型CP的临床特点与训练目的
如下表1:
临床特点
1、ATNR、TLR、侧弯反射等原始反射残存;
2、ATNR、TLR、侧弯反射等原始反射残
3、肌张力的不稳定性;
4、兴奋时口角歪斜、张口流涎;
5、上肢比下肢障碍重,上肢有前臂的旋前,拇指内收握拳等;
6、烦躁,睡眠不佳;
7、呼吸或构音障碍。
训练的目的
1、让患儿体验有功能的运动的感觉。
2、增强患儿对其自身身体部位位置的自知。
3、促通头部的控制。
4、诱发眼和头及头和躯干分离活动的能力。
5、发展对称性姿势,改善异常姿势,增强平衡能力。
6、稳定肌张力。
⑶、如何对手足徐动型CP患儿进行训练
训练手法:我们一般采用Bobath 、Vojita、上田。
如:某徐动型患儿其主要问题是:
1、腹肌肌力不足影响翻身。
2、四肢肌张力不稳定,异常模式明显。
3、畏缩反应强,情绪敏感影响动作控制。则我们给其定短期目标:
4、翻身;
5、长期目标:双手支撑。
训练计划:
1、四肢关节被动运动;
2、坐位双手前支撑;
3、依楔形垫高跪;
4、Bobath球上翻正反射训练;
5、仰卧拉起;
6、俯卧楔形垫双手支撑;
7、翻身训练
在训练中我们不可能的照搬照做,不同病患有不同的症状,所以我们在训练中应不停的总结经验:
在矫正患儿躯干的过伸展和上肢的异常姿势上我们大多采取仰卧位的抱球姿势,头下垫软枕,头控制于正中位;训练者在帮助患儿保持对称性姿势的情况下,训练患儿上抬头部;逐渐让患儿学习自己控制该姿势,然后让患儿在放松的状态下保持训练姿势;但训练中需注意的是患儿肌张力的变化,并且在做抱球姿势时要防止躯干的过度前屈。
抬头训练及头颈部稳定性训练:
俯卧位:在楔形垫、训练床上训练,既可促进抬头又可诱发手支撑。
已出现抬头的患儿,可让其保持盘腿端坐位姿势,训练者用胸部抵在患儿后头部加压用力,使其颈肩稍前屈,这可提高颈立直及四肢中线位活动能力。
提高骨盆带及两下肢的稳定性,增强腰背肌力,建立平衡功能:跪位平衡练习:训练者在患儿骨盆处固定并向中向下加压以加强骨盆带稳定性,先腿跪,稳定性加强后单腿跪位练习,另加强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
⑷、手足徐动型CP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治疗原则】
以康复医疗为主,早期进行功能训练,与游戏、教育相结合,训练坚持长期治疗,康复训练患儿与培训家长相结合,坚持个体化,争取达到最理想效果。此外可采用手术解除肌紧张,减轻肢体畸形。
【护理措施】
患儿的康复护理是CP康复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取得康复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患儿除了运动功能障碍外,往往还伴有智低,语言障碍,视、听觉障碍等。所以我们应根据患儿的特点,安排护理内容:
1.日常生活护理指导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正确护理患儿。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徐动型患儿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训练。更衣时应注意患儿的体位,先穿、后脱。要注意培养患儿独立更衣能力。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卫生梳洗训练,学会穿脱裤子的动作等。
2.徐动患儿大脑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如不早期进行恰当治疗,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会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同时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进而加重了智力障碍。婴幼儿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康复治疗措施恰当,可获最佳效果。对瘫痪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并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促进肌肉、关节活动和改善肌张力。还可配合推拿、按摩、针刺及理疗。对伴有语言障碍的患儿,应按正常小儿语言发育的规律进行训练,尤其0~6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平时要给患儿丰富的语言刺激,鼓励患儿发声、矫正发声异常,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以增强患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势力。
⑸、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在家庭康复训练中家长承担了康复训练的主要任务。康复训练效果如何关键在家长。治疗中家长可通过专业医师指导操作康复运动训练,学会一些简单常用的方法,每天坚持对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日积月累,促进患儿的运动平衡机能发育到最佳水平,逐步获得独立或部分独立的生活能力。
1、头部控制的训练:
婴幼儿发育期学会抬头是学会其它活动的主要前提。训练时可扶住患儿头部两侧,使头部能稳定地保持在直立的正中位。在坐位的大部分时间,头部习惯于保持正确的姿势时,可使患儿躯干前倾,两侧倾斜,让他学会头部的控制,保持头部稳定。
2、躯干和下肢功能训练:
翻,坐,爬,站,走是婴幼儿正常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运动,可以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功能性动作。
训练翻身时,先叫患儿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协助一侧肢体抬离床面,从一边翻到另一边。
坐位训练中,首先教患儿用手撑着坐,然后无支撑坐,逐步过渡到坐下可拿身边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
患儿爬行训练中,他人可在患儿的肩,肘,髋,膝部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患儿向前爬行。
跪位有助于站立,训练时可先让患儿坐在自己的脚根上,在他人支持下,将髋部伸直,并训练跪位平衡。
站立前准备,患儿坐位下,教他身体前倾,向下压他的膝,练习抬起放下臀部。站立训练时,可先实行捆绑站,用宽布带捆住患儿的胸部和双膝,每次捆站半小时。待肌力提高后让患儿练习扶椅子站,逐步过渡到靠墙站,扶墙站,最终达到独立站。独站训练时应让患儿背离墙20公分,扶着患儿的髋部,让他保持头部正中位,上身平直,两腿分开,双脚掌平放于地面,短暂松手再扶,逐渐引导患儿信心加强。
当患儿能独自站立时,进行行走训练。开始需他人帮助行走,可采用牵患儿衣领协助行走的方法,或扶住患儿髋部行走的方式,有的患儿需要用夹板固定或助行器帮助行走。独立行走时患儿步态蹣跚,双脚分开过大,手脚不协调,必须进行步态矫正训练,注意一定要求先迈小步。
3、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
最好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下进行,着重是纠正CP患儿上肢的异常模式。可一手抓住患儿肘的外侧,一手握住患儿的手,将他的手臂上举和外展。使肩外旋和肘伸直,掌心向上。鼓励患儿将他的双手拿到胸前,玩耍手指,抓握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玩具。
⑹、手足徐动型CP的康复基本知识与技巧。
我们知道手足徐动的患儿最主要的就是肌张力的不稳定,ATNR异常或亢进等异常姿势,手的中线位活动困难。所以在训练中我们应注意:
1、对头背屈,躯干打挺者,我们可以采用抱球姿势,用声音逗他,使他一点点抬头,逐渐增加其保持时间。
2、对于那些不会翻身的徐动型患儿,我们在训练中就需特别注意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引起肌张力突发性增高。采用肩控式翻身能更好的矫正ATNR。
3、徐动型患儿坐不稳时可以叫他盘上腿坐,使身体前倾,坐时腰要伸直。对手足徐动型对大一些儿童可将他双膝伸直,坐在你的腿上。为了让他的背伸直,握住他的髋部,往下压。如果孩子肌张力很高,家长可在孩子背后尽量使髋关节前屈,如果膝关节同时有屈曲时,需用双手从孩子腋下伸出固定膝关节使双下肢伸直。孩子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椅子高度为:髋关节,膝、踝关节均屈曲90°,双足均能着地为标准。如头和身体不能控制时,可制做带扶手的椅子,以预防肩向后撒和两腿过度外展。
4、孩子不会单膝、单腿立,该怎么办?
徐动患儿在单腿立时常常会使上半身横倒或不协调以致没走多远就摔倒。我们可教患儿 一手按腰,一手向上抬腿,有助迈步。CP儿童单腿立时,内收肌比外展肌更起作用,使躯体 失去平衡而倾斜。所以帮助者要支持骨盆,来训练外展肌。单膝立的帮助方法是让患儿单膝跪地,帮助者可用双手扶稳另一条腿立起,这样可训练左右下肢的分离,下肢各肌的分离以及外展肌功能。前后迈步立位的训练为帮助者用手固定住和回旋骨盆,同时使患儿左右脚迈步,前后的移动重心使之体会移动的感觉。同时使之单腿前迈和单腿保持立位。
5、在实习过程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患儿在学会站立时,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甚至不行走。很多患儿在训练行走时不是站着不敢动就是需给予一定的教具支持。放手行走时需要两脚交互的迈出,用一侧腿支持体重,所以不会单腿立,是不能行走的。为此我们在训练时对能交互迈腿的,可让其先借助助行器或矫形鞋,然后在慢慢减少这些器具的帮助,不能要求太多。
结论:
CP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期间内,凡是可以导致脑缺陷或损伤,并引起中枢性运动功能发育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围产期窒息及颅内出血为引起CP的常见原因,其他原因为宫内感染、双胎、高龄产妇、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为引起脑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手足徐动型CP是以一种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等复合在一起的一种CP类型,它具有不稳定性,有病理性黄疸史的CP患儿多为徐动型。有窒息缺血症状的新生儿应重视早期治疗、定期随访及早期康复治疗。来自区妇幼资料整理得出结果:10粒徐动型患儿在我院进行三个月以上的PT康复治疗与家庭康复训练后经GMFM88项评定疗效如下表2:
年龄(岁) 粒数 GMFM8分值(前) GMFCS分级(前) GMFM8分值(后) GMFCS分级(后)
0~1 4 29~80 Ⅴ 60~100 Ⅳ
1~2 2 51~72 Ⅳ 68~123 Ⅲ
2~2.5 3 85~101 Ⅳ 93~115 Ⅳ
≥3 1 30 Ⅴ 42 Ⅴ
通过在广西区妇幼实习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见表2),故脑瘫儿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家长与医院配合康复时间越长,疗程越长、疗效越好。因为年龄小,脑损伤处于恢复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化,早期治疗一方面可以使受损伤脑组织得到功能上恢复。功能训练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可以提高过去相对无用神经肌肉的运动功能,重复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越多,效率越高,要让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没有反复多次的训练是不可能的。临床康复训练提示患儿经过康复治疗后有效率达96.7%,所以功能训练对患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据在实习单位调查,很多家庭都认为医院康复结合家庭训练这种门诊康复模式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多的训练时间以及更适合的训练环境。对于距离医院较近的家庭,费用较住院康复更减少一半。另一方面对医院来说得到康复的患者数可增加了几倍,也得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以及家长们的信任。缺点是患者及家属有来回路途奔波之苦,受天气影响中断康复,比较适合基层医院康复模式。
参考文献:
Ⅰ. 关骅临床康复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2第1版
Ⅱ. 珲小平康复疗法评定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第1版
Ⅲ. 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第1版
Ⅳ.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
Ⅴ. 刘振宇 戴淑凤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图谱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 第1版
Ⅵ.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 2008年2月 第30卷第2期 保存了 洋洋爸,我家孩子医生也说是徐动型,谢谢你的分享,我想请问下,医院和家庭结合,是否是家里要买那些器具啊,就球球什么的,你买了吗,你会操作吗,我的QQ425595231,希望更多交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