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认知训练
一年前,我在博客上写过关于对认知训练的一些想法,这一年来,随着奇奇训练内容的扩充,我的视野也在不断地拓展,尤其是近半年来,因为想着探索更适合脑损伤孩子全面发展的路子,想着如何在训练中结合运动、认知、手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全方位发展,浏览了不少的书,抱着学习的心态和很多专业人士请教探讨,最近我对认知的训练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并请指正。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我们很多脑损伤的孩子在这些环节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认知的训练,就要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针对这些障碍去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感觉的训练,就是感官通路的训练,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通路,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如果某一项或几项有障碍,势必会影响所输入信息的完整性,从而形成不正确的感觉体验和经验,也就会影响到我们所形成的知觉的正确性,所表现出来的策略判断在外界看来就是偏颇的或者不正常的。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在国内不少机构有采用,值得大家去借鉴。
注意有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对人的注意和对物的注意,对人的注意包括眼神的交流和非口语沟通与意图解读能力,这是我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也是孩子与训练者互动教学的基础,这个基础能力的缺失也许不会影响我们知觉的形成,但是对孩子以后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影响却非常大,这个问题在自闭症孩子和很多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关于这方面的训练,PCI游戏疗法值得参考。注意的第二个层面是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不受约束的基础感官神经活动,是建立在良好的感官通路基础上的,比如我们目光所及能看到视野内的所有图象,耳朵所能听到的所有声音;有意注意受我们的主观意志所控制,能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关注的人和物以及事态的进展上,针对目标进行有意义的信息输入和分析。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视觉方面又包括视线的注视和追随,听觉方面包括倾听和过滤。视觉的注意力训练,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能吸引他目光的玩具或食物,逐渐增加他关注某一事物的时间,然后再通过移动物体来发展孩子的视线追随能力,我觉得闪卡是个很不错的注意力训练的方法,既发展了孩子的快速的视觉反应能力,也能增强孩子的注意力,追光或者追物的训练对发展孩子的视线追随能力也很有效果,但是这些训练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频率和长时间的坚持,没有一种方法能在一个晚上就改变孩子的问题的,如果不能坚持,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
记忆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感觉经验上的,这些感觉经验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大脑接收到新的感觉信息,透过对感觉记忆的解读,从而形成了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有了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既然知觉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那么大量的信息输入就是提高知觉能力的途径,这些输入通路还是透过五大感官通道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做认知训练之前感官通路的训练非常重要的原因。大量的信息输入可以是视觉的,比如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大量的百科卡;也可以是听觉的,比如大量的朗读,大声地对孩子唱儿歌童谣,不停地和孩子对话,让孩子听各种不同的声音;还可以是触觉的,比如让孩子玩不同质地的玩具,让孩子玩沙子玩水,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更多的是各种感觉综合的,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同时感受,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获得全面的完整的知觉。我觉得“听看摸闻尝”的训练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对提高孩子对物的概念非常有帮助。
可以说,一直到概念的形成,我们的训练都是透过针对五大感官通路的训练来实现的,通过对感官通路的基础训练和大量的各通道的信息输入,我们获得了基础的知觉,有了基础的概念,有了认知的基础。但是,认知并不仅仅如此简单,认知训练的目的并不只是要知道“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该怎么办?”,我们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的大脑组织中,颞叶是主要负责听觉功能的区域,枕叶主要是负责视觉功能的,顶叶是主要负责触觉和本体觉,额叶是大脑的指挥中心,负责分析、总结、计划和指挥,额叶是大脑中最重要也是最晚成熟的部分,如果前期的认知基础训练是针对颞叶枕叶顶叶区域的话,那么后期的训练更多的是针对额叶部分,也就是发展孩子的分析、总结归纳、计划、策略生成、指挥反馈能力。
在实际的训练中,除了继续加强孩子对概念的认识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学会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理解关系是建立分析推理能力的基础。概念的认知,首先是孩子对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知和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孩子对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的认知,这些认知的训练,最开始都是从实物开始的,通过实物与实物的对比,孩子才能逐渐明白各种形状的区别,大与小,长与短等等,实物的对比是孩子理解事物关系的第一步。
对各种关系的理解是分析推理能力的训练方法之一,这些关系包括相同物品的归类,相似物品的归类,按照各种规则进行的分类、配对,认识因果关系,认识时间次序关系,排列组合次序等等,对这些关系的理解会让孩子逐渐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总结出事物发展中的规律,从而为处理各种问题所需要的策略生成打下基础。通常,在具体的训练中,因为训练条件的限制,训练载体的选择需要逐渐从实物的对比过度到实物与图卡的对比,再过度到图卡与图卡的关系应用。
谈到认知的后期训练,不得不说到手功能的训练,因为在这个阶段里,大量的训练是通过手的工作来完成的,手成了孩子练习和表达的工具。动手的目的是让孩子在过程中摸索规律探索方法,并不仅仅是手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以等待孩子做出反应,引导孩子自己琢磨出来规律比我们直接告诉他要有效一百倍,就象王希妈妈所说的“我们要温柔地坚持!”
这里只谈了我对认知训练的理解和思路,没有涉及到具体的训练办法,因为训练办法是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去设计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同,孩子的基础情况不同,所能设计的方案也千差万别,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更个性化一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大脑因为使用而成长! 拜读! 注意有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对人的注意和对物的注意,对人的注意包括眼神的交流和非口语沟通与意图解读能力,这是我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也是孩子与训练者互动教学的基础,这个基础能力的缺失也许不会影响我们知觉的形成,但是对孩子以后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影响却非常大,这个问题在自闭症孩子和很多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关于这方面的训练,PCI游戏疗法值得参考。看了这段我深有感触。
请教吴思齐爸爸,我家宝宝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好,教东西有时候学的很快,也能听懂很多指令性的话,但是就是不爱看人,比如我喊他的时候,他能看我一眼,很快眼神就转移了,但是我说话明显他是能听到的,比如他眼神在别处,我问他拍手怎么做,他就拍手,但是却不看着我,这样是不是也属于注意力有问题,您说的PCI游戏法具体做法能简单介绍下,或是推荐书籍吗? 关于PCI的训练,我也是最近才开始接触,你可以参考以琳自闭症论坛上的有关介绍,比较详细,也有很多家长写了自己实行的心得体会和具体做法。 我谈几点我的看法。
(1)感官训练非常重要,正如奇奇爸爸所说,这是打开孩子通往世界之门。有了这个做基础,孩子就能上正轨,能走上自我发展的正常轨道。
(2)孩子能爬、能主动摆弄物品,对周围的世界有很大兴趣了,就要尽力创造让孩子探索的机会。这时候有些训练反而要让步给孩子的自由探索。家长的时间表也需要跟着孩子来调整。杜曼要求的闪卡等训练,对时间的频率要求,有时候会影响、或者打扰孩子对事物的探索,这个时候家长需要权衡是否打断孩子。我认为这种打断其实是对孩子专注力的一种破坏。
(3)许多传统的育儿方式,可能都需要调整。比如,怕孩子弄脏,不敢给孩子自己吃饭,怕孩子脏,不敢给孩子玩泥土、沙子,这些都会对孩子认知世界有妨碍。反过来,大人应当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孩子多动手。
上面这些让孩子自由探索的做法,不适合自闭症的孩子。自闭症的孩子,应该是要大量、有强度的教育、干预。 :handshake 读后感触颇深,感谢 说的真好,体会挺深!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