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尔慧《因为我是妈妈》(十四)玩“找朋友”训练记忆力,为站起来先练爬
以下内容节选自卢尔慧的《因为我是妈妈》,欲阅读全部内容请购买原书。当灾难不幸降临在头上时,
与其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地熬日子,
不如挺起胸膛通过奋斗去改善、改变命运,
充满希望地活着。
_________卢尔慧
----------------------------------------------------------------------------------
十四、玩“找朋友”训练记忆力,为站起来先练爬
九个半月的聪聪智力有了很大的好转。这决不是我自夸,周围的邻居和孩子的妈妈们都在夸。我心里明白和聪聪的从前比是有进步,可和同龄的孩子比还差着呢。人家孩子的手能做点细致动作了,冯聪还大把抓东西,差就差这点。智力的区别,往往在行为上反映出来。我就抓住了差这点的区别进行训练。每天给他揉小纸团,让他往小瓶里送;天天拿脸盆盛点水,带着他灌水瓶玩;我把乒乓球塞到他裤腿里,前胸、后胸的衣服里,让他自己掏出来。我让他扔皮球,我去用捕蜻蜓的网子去接,因为我老接不住,逗得小冯聪哈哈乐。我就改用塑料盒接,这回接住了。小冯聪根本不往高里扔,就拿皮球瞎撇,十个皮球搞得我十二万分狼狈,钻了床底下又钻桌子底下地去捡球。我装着十分笨的样子哄冯聪:慢点,慢点,妈妈找不着了。小冯聪根本不听我的“请求”,把一个个皮球都撇了出去,完了用小黑眼睛瞅着我。看来恶作剧不分年龄大小,八个月的孩子居然也会恶作剧、捉弄人。
每天早上起来我们娘俩做完操,就开始玩“找朋友”,贴在墙上的兔子姐姐、鸭子哥哥、松鼠弟弟、长颈鹿大姐、凶狠的狼外婆、狡猾的狐狸坏蛋,还有我们憨厚的猪大婶。我们家这些家庭成员都贴在四面墙壁上,甚至房顶上。我这个当妈妈的太笨了,总是找不着这些动物的画片,只得求助聪聪帮我指出画片贴的方向位置,今天我从兔姐姐、鸭子哥哥,松鼠弟弟开始,明天我故意颠倒顺序,先向狼外婆、大坏蛋狐狸走去让冯聪找找看。帮助笨妈妈看画片,虽然他也得东瞅西瞧地寻找,可每次最后结果冯聪都指对了。我说的指,大部分都是目光的指,他目光停在我要找的图片上,身子就往那图片方向倾,右手就晃着动,基本上是朝那图片方向晃着动,决不是像别的孩子那样直接用手指出来。这我不纠正,先把记忆力练好了,我们游戏的内容熟悉了,再纠正动作。
气吹的红塑料孙悟空――猴哥,是冯聪熟悉的玩具。我从冯聪九个月开始每天把它换位置摆放,今天把猴哥放在桌子底下,告诉冯聪猴哥在桌子底下睡觉。第二天我假装忘了,让冯聪帮着找,好容易把睡觉的猴哥找到了,我们再把猴哥放到橱柜顶上。每天上午我们换好位置后,就考考冯聪记住猴哥的形象没有。这样一下午练过几遍后,聪聪就能准确地找出猴哥哥新搬的家了。每天一般到下午,老冯下班后,我就让聪聪告诉爸爸:“猴哥的新家在哪儿呢?”聪聪从来没指错过地方。脑子越用越好,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聪聪的肢体还得加紧训练,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十个月了。翻身学会了就是不会爬。老冯总是护短,说:“聪聪的一身胖肉坠的,所以爬不动。三翻、六坐、八爬,这是几百年民间流传的妈妈令儿,他不会爬就是因为他左腿左臂弱,要不然别人孩子都会爬了,他为什么还不会?”我用包袱皮从冯聪的胸前绕过去,绕到后背,系一个环状的套,我让冯聪在床上练习爬。我揪着包袱皮往前拽,让他借助我的力量向前爬,于是每天的做操课变成了爬行课。聪聪虽然是借助我的力量在爬,可爬着爬着他的左脸就会向左甩去,人就趴在床上不动了。我知道他是累了,我既不抱他,也不哄他,我就冲他唱歌。我唱《小火车》,唱《小飞马》,就是不哄他。因为肢体训练是人生活下去的基本动作,没什么可娇惯的。这时候娇惯,实际在害他,我认准了“溺子如杀子”这条古训,就坚决照着做。决不心软、手软。凡是在他学习、训练中受累受苦的事,我从不当着他的面表示心疼。一直到现在,冯聪已经19岁,上高中三年级了,我也从不为他学习的辛苦表示心疼。人生在世,吃饭、睡觉、学习是生存的三大需要。是一个孩子应该做的,尤其为学习受苦,更是应该的。
以前对于一个新的训练科目,我们娘儿俩都要练五六天才能达到默契、得心应手的地步。但是爬行训练经过十多天也没见多大效果,真急死人了。我想,也许因为床太小,孩子爬不了几步就转弯,他光记转弯了,没记怎么爬?我想把聪聪抱到草地上,让他爬,让他爬!我心疼我的孩子,我也知道聪聪不能打预防针,草地上的任何病菌都可能感染他。是练,还是不练?这两种选择摆在我面前,我掂量了又掂量,最后决定练,一定练!一个人今后要活着,最起码得自食其力、生活自理,这是求生存的基本要求。生活自理,就意味着行动无障碍。尤其是当我看到小学招生广告上写有“学生能生活自理”这句话时,心里沉甸甸的。没有别的出路了,只有练习爬,才是通向生活自理的惟一通道。
我给聪聪套好手套,穿上我做的防尘服,就是那种类似于连衣裤的服装。走到玉渊潭的小公园里,我一咬牙就把孩子放到草地上了。我在放下孩子的那一刻,拼命地控制自己别喊老天爷你睁开眼吧,别再把灾难降给我们了。而我的心在叫,在喊!
聪聪刚刚放到草地上,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儿地往下流,我一个劲儿地抹,生怕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清聪聪的每一个动作,泪水越擦越多,越擦越多……“啪、啪、啪”三声拍掌声,“啪、啪、啪”又三声。我抬头看了看,在亭子上站着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们一边拍掌,一边从亭子里出来,朝着我们走来了。冯聪趴在草地上,像个大肉虫子蠕动着,他竭力想爬,小屁股一撅一撅的,就是动不了。老奶奶们停在草地边,又冲冯聪招手又拍巴掌。冯聪虽然没爬动,但他知道有人在招呼他,他要朝着那个方向爬。聪聪就这样蠕动着大约坚持了十多分钟的样子也没前进一步。最后他又趴在那儿原地不动了。老奶奶们走到我身边,拍着我的肩膀说:“熬吧,把孩子一点点熬大。我们都从你这会儿过来的,孩子妈妈的难处谁都替不了。孩子熬大了,我们也老了。”听了老人的一席话,委屈的眼泪又一个劲儿地往外流。我竭力控制自己,可它还是不争气地往外流,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妈妈那样尽情地哭。只有当妈妈的人才能体会到我这种苦难的心情。
一位老奶奶帮我把孩子从草地上抱了起来,说:“快把孩子抱好,别吓着孩子!”我接过聪聪,他用戴着手套的手直往我脸上胡噜。“还是儿子和妈亲。”一位老奶奶看到此景感慨地说。听到这位老奶奶像是劝慰我又像是宽心的话,我止住了眼泪,抱着聪聪向奶奶们一一致谢。就在这时,一位老奶奶从兜里拿出纸巾为我擦脸,我右边脸上沾了好些冯聪手套上带的土。这位老奶奶给我擦完脸,又仔仔细细地审视冯聪的手套,她发现聪聪左手套大、二拇指沾着土,右手的手套全掌都沾着土,尤其是外掌面沾的土最多。这说明他右胳膊和右手掌都在往下用力而不是向前使劲。这些老奶奶们拿出了前半生的带孩子经验帮我分析冯聪爬行时用力的情况。当听我说聪聪是左半部偏瘫时,她们更加怜惜地抚摸聪聪的小手、小脸,久久地不说话。她们为我这个被苦难笼罩着的母亲难过,也为聪聪刚出生就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感到伤心。她们都是母亲,从年轻的母亲熬到了白发苍苍的奶奶,随着漫长的岁月,一件又一件难以言表的苦难,只有她们自己清楚是怎么熬过来的。她们用过来人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谁也替不了妈妈,只有你这个当妈妈的才能救自己的孩子。谁叫你是他的妈妈呢?”
老人的一席话说得我心里暖烘烘的,是啊,从小我妈告诉我:“在世界上任何角落,哪怕你和周围的人语言不通,如遇到困难,只要你叫声妈妈,人们都会听懂。妈妈们都会尽她们的全力,用自己的双手帮助你。”
这就是妈妈。公园里这些老奶奶们簇拥着我和聪聪出了公园的大门,连扫园子的阿姨和收票卖票的阿姨们都不断地向我们打招呼。后来我才知道,当我让冯聪在小公园里爬时,扫园子的阿姨听到了老奶奶和我的谈话,等她回到园门口休息时,就向卖票和收票的阿姨讲述了我们娘儿俩在草地上锻炼的情景。同样都是女人,同样都是妈妈,同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这共同的命运像一条无形的带子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是这几个姐妹们值班,卖票的阿姨从不让我们买票,只低低地说:“您进去吧。”收票的阿姨则向我们大声招呼:“聪聪,你来啦!”十二月份的天气虽然是寒冷的,但我的心却暖暖的,我被这些妈妈们的精神所感动。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这次爬行训练的希望――冯聪左手大、二指有下抓动作,右手胳膊在往前使劲,虽然没爬动,毕竟他是用力了,知道用力往前爬了。是因为力小,身子重才爬不动的,慢慢练习力气就会越练越大。另外我们以前训练的科目都是左右手各自分开练,像抓东西,扔球,玩抓网兜,从来没训练两只手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像爬行动作是两只胳膊和两只手共同完成的,在别的孩子身上都可以毫不费劲地完成,但到我们聪聪身上就显得困难了。既然从前的训练起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就再增加一些双手配合的动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是冬天,只要是天气晴朗,我就带着孩子到公园草地上去练爬。尽管有时我为各种家务杂事缠得不能准时到公园去,但每次准能看到那些奶奶们。其实她们早已晨练完了,就专门坐在亭子的栏板上边晒太阳边等我们娘儿俩呢。如果某一天我因家事拖住了腿,没到公园去,第二天见到了我们娘儿俩她们都关切地询问:昨天怎么没来?孩子是不是又病了?一天没见我们娘儿俩老奶奶们心里都不塌实。我们的老百姓多么好啊,他们总是同情弱者,希望人人都好好活下去。我从这些陌生人身上也得到了温暖。
[ 本帖最后由 中用脑瘫之友 于 2007-7-11 22:35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