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诚爸爸 发表于 2007-6-22 22:29:11

南方周末:2005年对细胞移植的报道,比较中肯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10:03 南方周末

  最后的稻草

  干细胞移植?乍听上去,颇有几分神秘。“其实就像打针一样。”来自青海的王女士说。

  两年前,王女士不幸患上了和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一样的绝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又被称为“渐冻人”。和其他ALS患者一样,王女士的神经肌肉开始萎缩,手脚无力,吞咽也变得困难。ALS患者最后常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而且约有半数人在发病后3年内死亡,极少数人能存活30年以上。

  科学界至今没能弄清ALS发病的原因,也没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王女士曾经到上海一家著名医院就诊,医院给她开出了“力如肽”——目前惟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药物。不过,王女士每个月花掉好几千元药费后,效果却并不怎么明显。毕竟这种药物只能延缓病程,不能改善症状,更谈不上治愈疾病。后来,她和家人从报纸和网络上看到了有关武警总医院开展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宣传报道。

  “我们想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王女士的女儿说。

  想抓住干细胞治疗这根稻草的,还有“超人”的饰演者克利斯托弗·里夫。

  干细胞是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它具有再生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科学家称,干细胞从理论上讲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例如利用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症、老年性痴呆、运动神经元疾病和脊髓损伤,利用胰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利用肝脏干细胞治疗慢性肝炎等。

  1995年,里夫不幸坠马,脊髓受损而致瘫。此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干细胞“信徒”,四处游说人们支持这方面的研究。

  东方的机遇

  包括王女士和里夫在内,许许多多处在绝望边缘的患者热切地期盼着干细胞技术,而各国的科学家也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

  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其中,胚胎干细胞取自早期人类胚胎,由此引发的伦理争议一直不断,许多西方国家对胚胎干细胞研究作出了种种限制,如美国就不允许联邦政府的资金用于胚胎干细胞研究。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由于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冲突不大,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政府对干细胞研究可谓是全力支持。

  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的李凌松教授是中国干细胞研究的主要推动者之一。4年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处在比较接近的起跑线上,中国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完成科学上的原创性贡献。”

  中国政府对李凌松等科学家的呼声给予了积极回应。科技部批准的2001年度19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简称“973”)中,干细胞课题占了两个席位,一项由李凌松领衔,另一项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盛慧珍教授领衔。像这样在同一年度同一领域批准两个973项目的,绝无仅有。中国政府对干细胞研究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而李凌松所在的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除获得科技部的支持外,还从北京大学和北京市得到了大量经费。其中,仅北京市在最近3年就投入了1600万元支持干细胞项目。

  在亚洲的干细胞研究中,中国的阵容可能最为强大。几年来,干细胞研究的中国之队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展。

  东方国家兴起的干细胞研究引来了西方国家的关注。2004年9月,英国贸易工业部一个专家小组考察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的干细胞研究状况后称,这三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与他们的英国同行一样富有才干,经费和设备方面可能也不逊色,给西方的干细胞研究构成了现实挑战。

  不过,率先在国际上锋芒毕露的并不是中国科学家,而是一位韩国科学家:汉城国立大学的黄禹锡(参见本版《黄禹锡:杰出的韩国科学家》)。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干细胞研究的确在进步,但与国际上的差距一年比一年大。

  这位研究人员还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的研究合作机制不顺畅,很多实验室各自为政,力量比较分散。5月25日,北京大学李凌松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采访时也说,“从技术上讲,从资源上讲,我们比韩国,比其他国家都不差”,“但中国的临床机构和干细胞研究机构往往是分离的,效率非常低。韩国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提示,中国必须整合各种有效的资源,这样的话可以大大增加效率,我们就有信心赶上国际前沿”。

  黄禹锡也告诉本报记者,他知道“一些中国干细胞研究人员潜力不错”。

  临床的困惑

  韩国的黄禹锡已经被誉为干细胞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52岁的他希望干细胞技术能够造福于他母亲那一代人,但同时谨慎地表示,这项技术距离临床治疗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之前,我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我们需要进行动物试验。”他对本报记者说。

  里夫就没能等到干细胞技术成熟的那一天。尽管美国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水平领先于世界,但相关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尚未推进到临床。2004年10月,年仅52岁的里夫无奈地撒手人寰。

  不过,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英国贸易工业部那个专家小组在考察报告中说,韩国科学家似乎不那么急于走上临床,而中国很多科学家急切地希望在临床实践得到应用———在中国将实验室技术应用到临床显然比在西方容易得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临床实践就一定违反了伦理或规范。

  安沂华即是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实践者之一。他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师从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目前是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干细胞室主任兼武警总医院神经干细胞移植科主任。

  6月6日,青海的王女士在武警总医院一间稍显陈旧的病房里完成了神经干细胞移植。据安沂华介绍,在王女士之前,武警总医院已经利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了100多位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脊髓损伤、脑出血、脑外伤等疾病的病人,“大多有明显改善”。

  神经干细胞取自流产胎儿,经过若干天的培养后,先后分成四次移植到了王女士体内。医生使用的是“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对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局部麻醉,每次移植只需十多分钟。王女士说,感觉就像是在腰部打针。

  四针下来,或者说四次移植下来,王女士花掉了4万多元。现在,王女士的手脚比以前灵活多了,吞咽食物也没有以前困难了。但她不知道这种疗效能够维持多久。王女士说,如果效果确实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几个月后她或许还会再来做移植。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患者接受干细胞移植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例如,王女士的一位ALS病友病情比她来得重,干细胞移植的疗效也比她差了很多。

  像武警总医院这样将干细胞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机构,在国内并不少见,见诸报端的就有北京朝阳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海军总医院等。此外,各地甚至有一些实力不强的医院也在进行所谓的干细胞移植。

  很多研究人员对国内干细胞临床应用的高涨热情普遍表示忧虑。他们认为,且不说流产胎儿的细胞来源等方面是否存在伦理问题,干细胞技术本身是否成熟就非常值得商榷。今年2月,北京宣武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张愚教授在《健康报》上发表观点认为:将尚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所产出的具有相当随机性的细胞直接移植给患者,是难以想象的;已经进行的很多临床实验都没有发现长期疗效;干细胞发挥疗效的同时也存在致瘤的可能性;干细胞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首先通过细致的临床前大动物(即猴子)试验。

  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和北京科宇公司今年打算在全国建立10家临床合作医院。其征集合作医院的广告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国的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在没有完整、成熟的临床治疗技术体系和方案的情况下开展干细胞临床治疗工作,存在严重的不规范和安全隐患。”值得说明的是,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也是临床实践者之一,至今也累计治疗了100多例病人。

  安沂华说:“病人是最实际的,他们希望得到治疗,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干细胞移植之前,我也会给病人交待,移植后也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我们没有违规,更没有坑害病人。”他还举例说,病人一旦患上ALS,就只能等死,如果能够改善症状,延长病人半年以上的生命,工作就已经很出色了。

  一位ALS患者的家属这两年非常关心国内外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他有些无奈地说,目前西方国家大概不会允许这种尚不成熟的干细胞移植开展临床应用,即使是获准做临床试验可能也不会向病人收费,“我们这等于是自己花钱做试验,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得去尝试”。

怡诚爸爸 发表于 2007-6-29 20:54:50

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应用的概况

在正常人体组织中,每秒约有600万新生的红细胞替代相同数量死亡的红细胞;在胎儿和幼年期等成长阶段,皮肤要扩展,而且,一生中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肠粘膜上皮每周需更新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如损伤),骨骼肌、肝脏等也可以再生得到补充,所以,机体需要一群具有保持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Stem cell)。所谓干细胞是一类未成熟、未分化的细胞群,具有再生各种组织细胞,甚至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很早以前,人们已经注意到这种细胞的存在,但是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自然》杂志先后发表了利用成体动物细胞核克隆绵羊“多莉”和克隆鼠的报道,使发育生物学理论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特别是1998 年Thomson实验室和Shamblott实验室分别成功地建立了人体胚胎干细胞系,在全球掀起了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次生物医学的革命,使干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先后被美国《科学》杂志“1998、1999”两年连续评为年度重大科学进展,2001年被列入当今六大热门科技研究领域之一。因为干细胞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在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及临床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血液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均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现就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应用概况简述如下。



一、神经干细胞的存在---神经再生的源泉



既往发生生物学观点认为,哺乳动物及人的脑细胞一旦发育成熟,神经细胞便不再增殖、分化,一经受损就永远不能再生。但研究发现,在发育期胚胎和成年哺乳类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都存在可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1992年,Reynolds 等首次用Neurosphere 法成功地从成年小鼠纹状体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这种细胞不但具有自我更新、增殖能力,还可分化为神经系统大部分类型细胞,对损伤和疾病具有反应能力。另外,在正常成年大鼠的纹状体、海马、皮层和室管膜下层也都证实神经干细胞存在。迄今为止,人们已成功地从胚胎或成年动物的室管膜下层、纹状体、海马、小脑及脊髓等部位分离和培养出该种多潜能神经干细胞,该类细胞不但自我修复、增殖,还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在成年人脑中,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环绕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层和海马。



二、客观实验---干细胞移植恢复神经的功能

   

2005年美国科学家的报告说,他们将人类神经干细胞植入脊髓受损伤的瘫痪实验鼠体内,结果成功修复了实验鼠的脊髓组织,并使它们改善了行动能力。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此前的研究已证实胚胎干细胞能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而这一最新成果证明,属于成体干细胞的神经干细胞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脊髓受损的实验鼠在注射人类神经干细胞之后9天,行走能力就得到改善。作为对照,另一组实验鼠没有接受注射,而第三组实验鼠注射了人类纤维原细胞,结果都没有出现好转。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脊髓严重受损而部分瘫痪的实验鼠在接受人类神经干细胞注射后,已能依靠后肢爬行,而且后肢运动比较协调,而对照实验鼠没有类似的改善。接受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实验鼠,运动机能的改善至少持续了4个月。但是,当研究人员为实验鼠注射只杀死人类细胞的白喉毒素后,它们马上又回到部分瘫痪状态,这表明是人类神经细胞治好了它们的伤病。

    对实验鼠的解剖显示,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它们体内后,分化成了少突胶质细胞和新的神经元细胞。其中新生的神经元细胞提高了实验鼠受损的神经元细胞之间的“通信联系”;而少突胶质细胞分泌髓磷脂,髓磷脂是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的组成物质。髓鞘不仅能像电线塑料皮一样保护“神经电线”不致短路,同时还能加速神经信号的传导。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就是由于髓鞘缺失导致的。髓磷脂的分泌改善了脊髓受损实验鼠神经纤维间的绝缘性,使神经纤维中的生物电不“乱窜”,提高了实验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进行研究的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艾琳·安德森等人说,这一成果表明,神经干细胞能在治疗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疾患中发挥恰当的作用,分化成机体最需要的细胞类型。另外它不是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而是用没有分化成特定细胞类型的神经细胞。这是治疗人类神经损伤与疾病的又一新干细胞疗法。   

                  

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及损伤的细胞移植治疗应用研究  



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早老性痴呆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特定神经细胞退行性死亡或丢失,导致重要神经递质、蛋白质因子或重要结构的匮乏。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因此为该类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干细胞的移植治疗。研究证实将人神经干细胞静脉注入患病大鼠体内, 人神经干细胞可迁移到纹状体损伤区,纹状体萎缩明显减轻,亨廷顿病大鼠功能恢复。神经干细胞不仅可修复神经元的缺失,还可修复损伤的神经胶质细胞,将克隆的成人神经前体细胞植入脱髓鞘损伤的小鼠脊髓内,发现神经前体细胞可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形成与髓鞘十分相似的结构,基本恢复了神经冲动的传导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修复问题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关注的重点。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由于损伤神经元周围适宜生长的局部微环境的缺乏、继发性胶质增生和疤痕形成等因素,受损神经元很难再生。随着神经干细胞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尝试利用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损伤。通过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的原位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进行受损神经元修复,如通过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可修复前脑缺血性损伤。对于脊髓损伤因成人脊髓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严格受限,该治疗策略却不能有效实施,从胚胎小鼠脊髓分离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增殖后植入成年小鼠脊髓挫伤的损伤区,发现在神经干细胞植入脊髓的非神经区有神经元发生和突触结构形成,治疗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新近研究,用灵长类动物狨猴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其治疗效果同样明显,因此,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拓宽了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脊髓功能障碍的治疗前景。另外,最近研究还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内源性及外源性神经干细胞都可起到延缓和治疗作用。临床应用上已取得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病人不但病情得到缓解,甚至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水平状态。



四、脐血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成为现实

  

脐血是胎儿出生时脐带内及胎盘近胎儿侧血管内血液,是胎儿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研究表明,脐血干/祖细胞含量丰富,是造血和神经等多种干/祖细胞的丰富来源。

按个体发育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可在未分化状态下无限增殖。与之相比,成体干细胞分化潜能相对受限,多数成体干细胞只能分化为其起源组织的成熟细胞,增殖能力也较差。脐血作为胎儿血液循环的一部分,既具有较为原始、多分化潜能和较强增殖能力的优点,又无形成畸胎瘤的危险,已成为组织工程和细胞移植的理想选择。

按分化潜能的大小,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三类。在脐血细胞中造血和神经干细胞标志的共表达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存在说明脐血中含有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的存在为脐血在造血、血管、神经等多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自身修复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因此细胞移植替代治疗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研究较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移植物主要是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但因来源有限、伦理障碍及免疫排斥等问题,这些细胞的实用性受到极大限制。近来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能力。但是,骨髓源细胞有较高的病毒感染危险,且随着年龄增长其细胞数量和增殖、分化能力也显著下降,较难满足临床需求。

脐血具有来源丰富、采集方便且无伦理学问题等优点,其中不但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而且还含有可向多种组织分化的多潜能干细胞,是合适的细胞进行移植以代替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神经损伤。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脐血干细胞能够出现类似神经细胞样的形态学变化,并表达不同神经发育标志以及电生理特征:在动物体内实验中,脐带血细胞能定向迁移至受损神经组织并植活,改善神经损伤后遗症。脐血干细胞为一种有效的细胞资源,应用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以及神经保护与支持。

不必 发表于 2009-3-26 15:18:31

黄禹锡的研究已经被证明是假的..

本帖最后由 mydhsh 于 2020-8-13 17:55 编辑

我们已经约了武警总院的干细胞移植手术,但是排队的人很长,不知何时到我们.


第三方代孕--可混血--可选男女-可双胞胎。染色体基因筛查:溦`信:【ivf 2 2 2 2】服务项目:试管婴儿(试管二、三代技术)(可以提供性别筛选)(包成功男、女孩)(精与卵供应不需排队等待)(早期血液性别鉴定)第三方代孕,无身体接触 招聘代妈【有怀孕经验的优先】

扣扣妈 发表于 2011-6-4 18:08:44

不必,请问你们去了北京武警总院肝细胞移植手术效果如何?最近我联系了北京武警三院的专家,专家说我家宝宝的脑萎缩可以治疗,但我不知道武警三院的信誉如何,只能在这向各位有经验的家长请教。

大张 发表于 2011-6-9 23:02:37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05688203488469&videoId=e57b6fa924b340d5abc9d0b42347286b 看看报道吧 干细胞还是最好不要尝试了

fujianwushuibin 发表于 2011-6-9 23:23:09

这个还在试验阶段,我以前知道的几个小孩去做的效果也不好…………慎重!

laiforever 发表于 2011-6-28 18:30:58

还有后续的报道吗

期盼 发表于 2011-10-8 00:14:18

我也想知道,效果到底怎么样,有希望就不要放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方周末:2005年对细胞移植的报道,比较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