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用脑瘫之友 发表于 2009-6-14 23:31:14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及预后

以下内容摘自《难治性癫痫》一书中孙红斌的文章:

一、治疗
    婴儿痉挛症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全身发作性癫痫,往往既有皮质,又有皮质下结构的损害,在发病中只是某一部分起主导作用,这一现象可解释临床上尽管病因相同,但互相矛盾的治疗往往也能取得一致的效果。另外,婴儿痉挛症是一年龄依赖性脑病综合征,随着脑发育的成熟,脑内兴奋和抑制通路的暂时性平衡,发作可以消失或转变成其他类型的癫痫。

    (一)药物治疗
    1.类固醇
详见:http://www.help-hope.org/bbs/thread-2117-1-1.html

    2.抗癫痫药物婴儿痉挛症早期患儿对各种抗癫痫药物的反应较好,单用硝西泮0.1—1mg/(kg·d)或丙戊酸25—30mg/(kg·d)分2—3次口服,可使60%的隐源性和45%一50%的症状性婴儿痉挛症的癫痫得到控制。这些药物治疗的优点是耐受性较好,癫痫控制率不高,对智、体力改善较差,随着类固醇的减量或用维持剂量的抗癫痫药,则很快复发或出现长期治疗无法耐受的副作用。

    其他的一线广谱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对婴儿痉挛症无明显疗效。

    氨己烯酸是新型抗癫痫药,在对70例婴儿痉挛症的观察中发现,67%患儿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43%得到完全控制。对特发性婴儿痉挛症的疗效优于症状性婴儿痉挛症。一般治疗2个月左右有明显效果。对有效病例,观察1年后复发率较低。常用剂量为50—200mg/(kg·d),耐受性较好。

    拉莫三嗪对婴儿痉挛症也有效。在一组30例的观察中,9例有效,5例完全控制。与丙戊酸联合治疗似有更好的效果。

    近2年临床上常用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症。在一组20例的观察中,治疗半年后,8例有良好效果,4例得到控制,其远期疗效和耐受性尚待进一步观察。

    Usuzuhi等曾对u例新诊断为婴儿痉挛症的病人使用唑尼沙胺(Zonisamide),初量4—5mg/(kg·d),使4例病人的发作停止及高幅失律脑电图消失,另2例明显改善。

    3.免疫球蛋白1977年开始使用免疫球蛋白来治疗皮质激素和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的婴儿痉挛症,按0.5—1g/(kg·d)治疗2天,每3周重复1次,连续6个月,使23例病人中的5例发作得到完全控制,提示对部分皮质激素和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儿可试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4.维生素B6日本和德国少数学者主张在患儿接受皮质激素和抗癫痫药物治疗前先用维生素B6,每天口服300—400mg或更大剂量,可对小部分患儿收到戏剧性的效果。(论坛里的俊达妈妈就是使用B6治好小孩的,她特别推荐大家先试试B6)


    (二)外科治疗
    对症状性婴儿痉挛症,如肿瘤,脑积水,脑穿通畸形等通过手术去除病灶,可使部分患者的癫痫得到完全控制。对部分特发性婴儿痉挛症药物治疗无效,PET或SPECT发现有局灶性病损者,手术切除有时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X刀或Y刀治疗,可能对部分病人也有效果。

    二、预    后
    婴儿痉挛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年龄依赖性难治性癫痫,有独特的痉挛形式和高幅失律的脑电图特征,总体预后不良,有多种因素影响婴儿痉挛症的预后。

    1.痉挛发作众多研究表明,未经激素治疗的婴儿痉挛症,随着年龄的增长痉挛发作将逐步减少,程度减轻,5岁时仅有极少数患儿仍有痉挛发作存在。但在痉挛发作消失后,部分病人可转变成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其中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最为常见,部分演变成Lennox-Gastaut综合征。由于痉挛发作本身可使已建立的运动功能减退,频繁而严重的痉挛发作又可造成患儿智能低下,因而,病程中痉挛发作频繁的患儿预后差。如痉挛发作于1岁前终止且无复发,预后良好;治疗后复发或转变成其他类型癫痫者预后较差;痉挛长期存在难以控制的患儿多数转变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其预后最差。

    2.婴儿痉挛症病因与治疗措施相比,病因对婴儿痉挛症的预后更有决定性意义。特发性婴儿痉挛症,发病前发育正常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症状性婴儿痉挛症。44%的特发性婴儿痉挛症患儿经治疗后智能和运动发育可恢复正常,而症状性仅为10%。症状性婴儿痉挛症,特别是无脑畸形,结节性硬化,严重中枢系统感染所致者,以及病前智,体发育迟滞,有其他类型癫痫发作者预后更差,

    3,脑电图特征高幅失律是一种高度异常的脑电图表现,具有这种表现的病人临床症状多样,但无论其临床表现如何,是否用激素治疗,预后均较差,其病死率和智能障碍发生率都明显高于无此种脑电图改变的婴儿痉挛症。

    1岁前脑电图正常的婴儿痉挛症,其远期疗效明显忧于伴有高幅失律者。脑电图持续异常(高幅失律、多灶性棘波,弥漫性慢波、多棘慢波)者预后不良,其痉挛发作大多持续较长时间,且最终转变成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

    发作前即有脑电图异常者,其预后不良。与高幅失律相比,具有非对称性高幅失律的睡眠期快节律脑电图表现者预后更差,这种患儿多数转变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但也有局限性异常脑电图患儿预后更差的报道。

    4.年龄及性别多数研究认为,婴儿痉挛症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智能和运动发育障碍越严重,性别对预后的影响尚有争论,一般认为女性患儿病死率高于男性,男性患儿智能预后优于女性,

    5.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要阐明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前景,必须回答下列问题。①早期治疗是否能改善婴儿痉挛症的预后?②不同病因是否需要特定的治疗措施?③痉挛的持续发作是否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原因?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尽管婴儿痉挛症的病因不同,但各组之间的长期预后、演变成难治性癫痫的比例,智能体能改善状况并无显著性差异,也没有发现痉挛发作是造成智能障碍主要原因的证据。但发病前已有智。体损伤的病人,癫痫发作可加重这一损伤已得到证实,在结节性硬化、脑穿通畸形,隐源性婴儿痉挛症中,癫痫的持续性发作都会加重原有的智,体障碍。

    不同药物对预后的影响尚无一致意见,但尽早治疗,尽快停止痉挛发作对预后有益是目前的共识,早期治疗的远期预后也优于延迟治疗者。

    多数学者认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之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均不能改善婴儿痉挛症的远期预后。但短期内,糖皮质激素和抗癫痫药物对痉挛发作和脑电图有改善作用,而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更突出。大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仍优于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但耐曼性较差,病死率高,

    新近认为托吡脂、拉莫三嗪等新抗癫痫药对痉挛发作和智体改善优于传统疗法且耐受性较好,但缺乏远期观察。

    近来,使用氨己烯酸,拉莫三嚎,托毗酯和外科手术治疗似有可喜的结果,但尚需作更长时间的随访。

    婴儿痉挛症有1%一2%的患儿有自动缓解康复的倾向。

    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时采用的标准和条件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在治疗对预后的影响以及选择治疗方案时也难以统一。为了更科学地指导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对其远期疗效及预后的多中心系列研究和循证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中用脑瘫之友 发表于 2009-6-22 00:07:20

一、治    疗
    1,药物治疗
    (1)ACTH:1958,1972年Sorel L首先采用.剂量、疗程不一,通常取中等剂量.我院通常用25~50U/(kg·d),静滴共10—14d。有人推荐3~6U/(kg·d)X2~3周(Itom,Brain Dev,2002,24(6):395).日本用0.2—1.28U/(k8·d).以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疗程2个月,其作用机制未明,可能是直接或间接使脑内皮质类固醇增加而起止惊作用.56%~74%有效(1964—1984).有人怀疑它可引起脑皱缩,但1~4个月后可消失.

    (2)苯二氮革类;常用氯硝西泮(1973),宜从小剂量开始0.05mg/(kg·d),逐渐增加到0.2mg/(kg·d)口服或静注。

    (3)大剂量维生素B6(1987):50mg/(kg·d)静滴10—14d以后,每日<2g,或300~900mg,分3次服用.维生素B6是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能催化谷氨酸生成Y-氨基丁酸,该抑制性介质有抑制受体兴奋性及阻断神经节的突触传导作用。

    (4)托吡酯(就是妥泰):1995年起用的广谱抗癫痫药,目前已上升为婴儿痉挛的首选药。作用机制包括阻断钠通道,增强GABA的活性,抗谷氨酸受体以及碳酸酐酶抑制作用4个机制。起始剂量为0.5~1mg/(kg·d),4~7d增加一次剂量,通常用3~6mg/(kg·d).少数需要用至10—20mg/(kg·d),有体重下降、汗少等不良反应(Zonep,Brain Dev,2002'34(6),504),我院近5年来已治疗50例,大多于3~6个月内痉挛被控制.Glauser TA用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11例为期8个月,平均用量29mg/(kg·d),88%有效,50%无发作,38%能转换成单药治疗;没有1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国内综合报道半年疗程的疗效如下:
    2001年,57例,有效率.83%,显效率70%,无发作率26%。
    2002年:74例,有效率87%,显效率70%,无发作率48%。

    (5)丙戊酸,如德巴金糖浆:30—100mg/(kg,d),这种广谱抗癫痫药亦可用以治疗该病。54%有效(1982).

    (6)其他药物:卡马西平无效,且可加重(1994).在以上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非氨酯(Chiron ClS duetOTS,Epilepsy Resl997'26:389—395)、拉莫三嗪口服、氨己烯酸是特异性、不可逆的GABA转氨酶抑制剂,对结节性硬化伴婴儿痉挛较有效。

最后考虑用唑尼沙胺、乐凡拉西坦.

    (7)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其疗效可能与抑制自身免疫有关,注射剂量2.5g/d,连续2~3次为1个疗程。

    2.外科治疗治疗效果一般。

    二、预    后
    有关婴儿痉挛预后的诸多发病因素与预后关系的报道不尽相同.

    1.抽搐发作转归不论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痉挛发作有逐渐减少的趋势,70%以上在5岁之前终止发作,仅有极少数人痉挛发作,但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40%患儿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以Lennox-Gastaut综合征及全身强直—痉挛发作为多。

    2.智能和运动发育转归有人认为婴儿痉挛之预后不良并非指痉挛发作本身,而是指智能障碍发生率高.近年来通过积极治疗,各家报道智能障碍出现率下降到35%一70%。

    3.脑电图转归随患儿年龄增长,脑电图异常逐渐节律化,高度节律失调自行消失,代之以正常或其他类型的异常脑电图。痉挛终止后,2/3脑电图能恢复正常,典型高度节律失调脑电图 一般在5岁自然消失,但脑电图的改善并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的改善.通常临床先好转,脑电图随后正常化.

    4.影响预后的固素病因是关键,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有脑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发病前或发病时脑电图呈现高度节律失调者,比呈现出其他类型异常脑电图者预后较好.能较早终止痉挛发作者预后较好。不同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和疗效与预后的关系,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本病的病死率近10年的资料显示分别为10%~20%不等。

发表于 2009-12-3 20:24:48

婴儿痉挛症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

19801975 发表于 2010-8-10 19:04:43

为什么发病越早,预后越差啊?

enochlin 发表于 2013-3-7 11:40:58

关注,学习,感谢总结

周唯 发表于 2013-3-9 14:47:41

哪种药有没有效果不是绝对的,这个大家千万不能完全相信,比如苯巴比妥痉挛症控制的例子不少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及预后